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中小学生校内减负校外"加压" 校外辅导班要火了

2013-03-01 09:50 来源:厦门网 0

有了更多时间“学生活”

  中小学学生校外时间多了,厦门五缘实验学校学生家长范先生并没有所谓填“空”的焦虑。他小孩上三年级,根据新课表,一周里有三天是下午4点25分放学,有两天是3点35分放学。“我太太不上班,接送没问题。昨晚,我6点到家,孩子已经写好作业,晚饭后就弹琴看书。”

  范先生说,他的孩子在家还洗碗、洗衣服,“家长们总是认为孩子不会做家务,实际上孩子只要去学、去做,都会的。孩子的生活不能只是学习”。

家长也要“减负”

  实事求是地说,只有有“负”,才会有“减负”。从这个意义上说,“减负”本身怎么会有什么错?那么,陈先生错了?他的不放心错了?我曾试图宽慰他,他所担心的:孩子放学早了,会上网、看电视、打电动,然后,课业荒废了、跟不上了,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淘汰了……暂时还只是他的想象。

  “你一定还没有孩子!”

  陈先生说对了。

  紧接着,陈先生很肯定地描述“有孩子之后的我”: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学特长,扛不住了,报班;看到周围的孩子放学后进辅导班,扛不住了,报班;看到周围的孩子都上名牌大学,扛不住了,争!

  我并不能告诉他,这一次他说对了没有。但是,我想告诉他,你要相信自己。假如,你认为孩子健康快乐最重要,那么,你要坚信并坚持“周围的孩子”只是“周围的孩子”。还有,要相信老师。你怎么知道除了题海战术、加班补课,老师们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就没有别的招儿?

  王有光说,减负对老师来说意味着更高的要求。比如作业,每天的量要控制,他们就想出了“分层布置”的办法,即不同程度的学生做不同的作业。不难想象,这是建立在老师精编作业、个性化教学的基础之上。同时,强调提高效率,包括课堂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最重要的,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轻松不代表学不好,退一万步说,不是只有考100分的人才能生活得好。孩子需要“减负”,家长更需要“减负”,把心放下来。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e通卡可透支30元?测试公交车最多透支1元钱
下一条:厦门多名学员陷"团购驾训"骗局涉及金额数十万元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