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8000只“蜂特工”上线 守护厦门榕树

厦门晚报   2025-08-25 09:58

  8000只“蜂特工”出动,防治榕树食叶害虫朱红毛斑蛾。这是厦门市绿化中心在传统物理和化学防治基础上,持续推进“以虫治虫”生物防治策略。

  8月19日,厦门市绿化中心联合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王竹红教授团队,在体育路、长岸路一带成功释放8000只姬小蜂科啮小蜂。这些微小蜂类体长仅数毫米,繁殖力强、寄生率高,被形象地称为“蜂特工”,它们将在户外榕树环境中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剿灭朱红毛斑蛾。

  在厦门,榕树不仅是城市的绿色地标,更是承载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然而,近年来,一种名为朱红毛斑蛾的害虫持续威胁榕树健康,其幼虫大量啃食叶片,导致树木冠层光秃、长势衰弱。

  释放过程科学而精细。工作人员将装有啮小蜂寄生蛾蛹的管状容器斜插于榕树枝干,做好标记后揭开盖子。孵化后的啮小蜂自动飞出,寻找朱红毛斑蛾的蛹进行寄生。它们通过“鸠占鹊巢”的方式,在蛾蛹内部生长并吸收其营养,从而阻止蛾羽化,在源头有效控制虫口密度。成虫羽化后继续寻找新寄主,形成循环控制的良性机制。

  释放时机与地点的选择尤为关键。项目团队专门选在朱红毛斑蛾集中下树化蛹的阶段行动,并避开近期施药区域,以最大限度提高寄生成功率。所有释放点均位于榕树密集、生态稳定性较高的地段,确保“蜂特工”能够顺利定殖并发挥长效作用。

  这是厦门第二次大规模释放此类天敌昆虫。去年8月,绿化部门在同一区域开展试点释放,经一年跟踪评估,该区域榕树受朱红毛斑蛾危害程度显著减轻,树木生态恢复效果明显。

  除了天敌释放,市绿化中心多维度构建榕树保护体系:通过信息化监测网络实时掌握虫情,实现病虫害发生早期预警;建立“提醒—培训—检查—回头看”闭环管理机制,提升基层养护单位的防治响应能力。

  此外,中心还与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系列专题技术培训,推出“植物医生”在线义诊平台,从源头提升绿化养护队伍的实战能力。

  (厦门晚报记者 朱惠嫣)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大罢免惨遭“31:0”完封,蓝营齐喊话赖当
  • 大罢免再度完封,台名嘴:赖清德变弱势,未
  • 无法参选国民党主席!卢秀燕正式表态,并亲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