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省级非遗莲花褒歌赛昨日唱响 众多小学生参赛

2013-02-25 08:50 来源:厦门网 1

  低龄童能唱百来首褒歌

  6岁的洪地生是名小小的“褒歌迷”,她是本届比赛中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一上台就淡定从容地和对面的“阿哥”对起了褒歌来,嘹亮的歌声和自信的台风博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洪地生告诉记者,自己学唱褒歌已经有1年多的时间,现在自己课余时间最大的兴趣就是学唱褒歌。

  “我们正在寻找好苗子,努力培养莲花褒歌的继承人,将莲花褒歌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莲花褒歌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洪国告诉记者,此次参赛的4名小学生的音色、领悟力、记忆力都很好,学习褒歌的热情度也很高,有时一天就能把歌词背下来,会唱的褒歌数目达100多首,“这些‘花骨朵儿’将是莲花褒歌的未来”。

  洪国说,近年来,通过褒歌进学校、开展培训等途径,已有四五十名学生会唱褒歌。目前他们与时俱进,除编写与重大节日有关的曲目外,还积极编写了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歌词,丰富褒歌题材,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有兴趣开展褒歌培训的学校可以跟我们联系,我们一定给予指导。” 洪国说。 

数千名游客慕名前来观赛

  午后的茶园散发着淡淡的茶香,翠绿的茶园成了最天然的舞台,来自一个阵营的2名选手各站一个山头,拉开歌喉开始对唱,褒歌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你唱我和,原生态的歌声时而浑厚、清脆、响亮,时而豪迈、委婉、含蓄,如同一股沁人心鼻的清风吹过人们的心坎。现场的“褒歌迷”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不断地按着快门记录下这精彩的褒歌会瞬间,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从岛内来到现场观看比赛的颜锦霞告诉记者,她听朋友介绍褒歌比赛后,特地请假赶来观看。“看着‘情哥哥’和‘情妹妹’在田间传唱情歌,内容诙谐风趣,再现了茶园里淳朴的爱情故事,很有意思。”

  “褒歌比赛真是一场文化盛宴。”来自台湾的厦大教授洪再添第一次前来观看莲花褒歌赛,他告诉记者,“同安的莲花褒歌是最原汁原味的闽南民谣,对了解闽南文化、研究台湾民谣具有很大的价值,可谓意义非凡。”洪再添建议,未来可以把台湾的观光团邀请到莲花的褒歌会现场,褒歌会必将深受台湾游客的欢迎。

  已整理4000多首褒歌歌词

  在褒歌会现场,省级莲花褒歌传承人洪参议并没有上台演唱,但是他却比谁都高兴。“今年比赛最令我高兴的是褒歌不仅后继有人,而且我还整理出许多褒歌歌词。”洪参议告诉记者,为了不让莲花褒歌绝迹,30多年来他走村入户,挨家挨户搜集资料,目前已整理出4000多首莲花褒歌歌词。

  洪参议说,莲花褒歌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祖上留下的宝贵的闽南文化遗产。新编的褒歌取材于生活又歌唱生活,让群众在唱响褒歌的同时,更加坚定发展的信心。自2007年第一届莲花褒歌比赛顺利举办后,同年8月褒歌被正式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同安莲花褒歌比赛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参加比赛的达到数百人,会唱褒歌的群众达到三四万人。

  据悉,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莲花褒歌不仅成为同安莲花国家森林公园六大景区之一小坪景区最突出的标志之一,也逐渐成为同安文化旅游的重要元素。每年元宵节当天的莲花褒歌(山歌)比赛成为莲花周边新村山民文化生活中的一大盛事,在前几届比赛中也有来自台湾、金门、澎湖的褒歌爱好者组团前来参加。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翔安新店镇洪厝村:元宵节堆肉成山祭祖庆添丁
下一条:"统一冰糖雪梨"瓶口长"毛" 男子喝下半瓶才发现(图)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