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助力厦金大桥建设 厦门市气象局在海上平台设置气象观测站

厦门日报   2024-12-10 12:00

  昨日,市气象局在厦金海域成功设置两个自动气象观测站,这将提升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精准度,为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建设保驾护航。这是我市首次在海上平台设置自动气象观测站,相当于在海上多了一双观天测风的“眼睛”,填补了相关海域气象观测空白。

  作为省市重点项目,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建设规模大,主线横跨厦门本岛与大嶝岛之间的厦金海域,同时设支线连通翔安区,大量施工都在海上进行,受到潮汐、风浪、地质等复杂环境影响。如今,极端天气呈多发强发态势,对海上项目建设造成诸多不利影响,更加需要精准的专项性天气预报。

  “以冬季为例,气温骤降,风速猛增,会给船舶海上航行、作业、停泊带来极大威胁。”市气象专家苏志重介绍,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引入多种大型设备设施,如开挖清淤采用世界最大抓斗式挖泥船“金广号”,“为了安全,海上平均风速达6级以上,挖泥船就出不了海”。

  此前厦金海域气象观测主要依靠沿海陆上的气象观测站及雷达。“海上风和陆地风的变化不太相同。之前由于没有该海域的实时气象数据,我们对风况预报只能靠陆上数据、统计分析进行推测。”苏志重表示,现在,有两个海上平台自动气象观测站,相当于在海上多了一双眼睛,实现分钟级监测,可从更多角度观测大气情况。因此,预报更加精准。如原来风力预报只能发布风速范围较大的风力等级,现在可以精确到具体风速(米/秒)。高精度的风力预测不仅能护航挖泥船等海上作业船只施工、航行安全,还可以给项目钢沉井拖运安装等提供精细化服务。

  市气象局装备保障科技术人员陈赛说,春季厦金海域雾气多发,对船舶航行、项目建设造成较大影响,依托海上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和全市其他站点,将能够对平流雾等实现较为精准的监测预测。

  点击

  厦金海域海上平台自动气象观测站目前有两个站点,采用成熟稳定的电子测量、数据传输和控制系统技术,可以监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雨量、能见度等要素。

  作为一款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环境、全天候、全自动化运行的自动气象站,主要由太阳能供电,工作环境温度可适应-40℃~60℃,具有高可靠性、高准确性、易维护等特点。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江帆 林敏丹)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6月3日今晚24时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国内92和9
  • 卢东亮代理山西省人民政府省长
  • 2025乒超联赛第一阶段赛程直播时间表 各俱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