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法院:奋力打造更优法治生态 护航高质量发展

厦门日报   2024-01-12 08:59

  紧扣时代发展,在主动服务大局中彰显司法担当;围绕“公正与效率”,在狠抓执法办案中厚植为民情怀;践行“枫桥经验”,在深耕诉源治理中诠释法治精神;凝心锻铁军,提升政法队伍核心战斗力……

  站在新的起点回望2023年,厦门法院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持续深化高质量司法实践,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法治贡献。

  打造智能化平台 优化营商环境

  2023年,厦门破产强清案件处置资产在京东资产交易平台共计上拍589次,累计成交96宗资产,合计约2.25亿元,成交的资产中近一半都是只拍卖一次成交,对应金额达到1.27亿元,占比56%。

  2023年初,厦门法院与京东等运营商商讨制定“全科型”信息化服务项目——“厦门市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能力逐一破解破产难题,构建破产清算、重整及和解程序的业务生态链,实现对经营主体的智能化高效精准救助,完成厦门智慧破产系统的提档升级。

  “在资产处置环节,平台不仅提供资产处置专区,还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充分利用运营商京东自身的线上流量和多元化的营销推广,多渠道推介曝光和定向引流,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厦门中院破产法庭胡欣法官告诉记者,厦门2023年破产强清案件处置资产在京东资产交易平台共计上拍589次,累计成交96宗资产,合计约2.25亿元,成交的资产中近一半都是只拍卖一次成交,对应金额达到1.27亿元,占比56%。

  上线“破产重整案件信息平台”,加大小微企业快速破产重整、和解工作力度,助力企业脱困重生,这只是厦门法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其中一个缩影。

  自2019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落户以来,厦门将电影节所激发的影视动能与本土文旅优势相结合,加速进行资源整合、引入社会资本和影视企业,目前厦门共有影视企业2000余家。2023年10月26日,厦门中院民二庭及知识产权庭法官赴厦门影视拍摄基地走访调研,参会法官与十几家影视企业针对现阶段影视文化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就影视企业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提供咨询帮助,为影视文化行业“把脉开方”。

  此外,厦门中院还制定了《关于开展企业合规工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方案》,与厦门市人民检察院、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厦门市工商业联合会签订了相关的框架协议、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惩治预防企业违法犯罪、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2023年,厦门法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做实对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保护,审结商事案件42272件,标的431.95亿元。

  打出组合拳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厦门法院持续健全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巩固完善技术调查官制度和适用小额诉讼、惩罚性赔偿工作指引,以机制创新促进“全领域”保护。

  为创新发展营造健康稳定的法治环境,这是厦门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如何答题,既考验智慧,又彰显担当。湖里法院在审理原告厦门某进出口公司与被告祁阳市某贸易公司、泉州某工艺品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过程中,裁定支持原告行为保全申请,禁止被告出口涉嫌侵权产品,及时拦截涉嫌侵权货物出口,切实回应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避免企业“赢了官司,输了市场”的不利局面,对激励经营主体创新创造、维护良性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要埋头办案,更要抬头看路。2023年8月9日上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园工作站在厦门生物医药港正式设立。“工作站作为海沧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以来设立的第一个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站和第一个司法协同保护机构,将通过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指导防范诉讼风险、开展诉前纠纷多元化解、定期授课研讨和法治宣传等形式,切实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提高从业人员应用知识产权的综合能力,促进生物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司法+行政+X’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更加完善。”厦门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廖惠敏表示。

  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厦门法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持续健全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巩固完善技术调查官制度和适用小额诉讼、惩罚性赔偿工作指引,以机制创新促进“全领域”保护;成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中心,打造闽西南创新企业法务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盟;与市场监管局、文旅局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行政处理优先机制,以协同协作促进“全方位”保护;在厦门自贸片区、海丝中央法务区成立知识产权基层服务站、调解工作室,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以职能延伸促进“全链条”保护。

  司法善作暖人心 公正审判护安全

  2023年,厦门法院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展现司法担当,以守护一方平安为己任,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审结刑事案件5935件,判处罪犯6864人。

  未成年人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厦门法院责无旁贷。厦门中院在审理一件犯罪案件时发现,两名被告人是夫妻,如果对他们都执行逮捕,可能会造成其年仅2周岁的女儿无人抚养。基于此,厦门中院运用个案会商制度,及时提请市未保办召集公、检、法、民政、社会福利等部门共同会商,对该幼童临时抚养、长期抚养事宜制定多个预案,就幼童返回户籍地生活并获得其他亲属照料展开沟通协调和动员工作,案件顺利审结。在依法惩治犯罪分子的同时,法院当好青春守卫者、护航人,为其未成年子女提供生活保障,司法温情暖人心。

  2023年,厦门法院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展现司法担当,以守护一方平安为己任,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审结刑事案件5935件,判处罪犯6864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涉黑恶及其保护伞案件52件318人。依法惩治走私、洗钱、骗取出口退税等犯罪,审结案件67件。深入推进禁毒斗争,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73件。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审结原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鸣受贿案、上海市检察院原检察长张本才受贿案等职务犯罪案件86件,为人民群众竖起安全“保护盾”。

  “全市两级法院共出动执行人员146人次、法警131人次,派车80辆次,拘传拘留被执行人108人,当场执行完毕44件,执行到位金额305.9万元,和解结案57件,达成和解金额6946.6万元……”这组数字的背后,是厦门法院执行干警们不分昼夜、不畏寒暑,亮利剑,出重拳,让胜诉当事人的权益不停留在“纸面”,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诠释的司法责任与担当。

  2023年,厦门法院组织“夏日护航”“暖冬行动”等涉民生、民企专项执行,强化执行威慑,罚款、拘留283人,追究拒执犯罪29人。

  怎么让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加速兑现?执行还需动脑筋。2023年11月8日,厦门中院组织23名被执行人现场旁听拒执案件庭审,感受“拒执”的严重法律后果。当日,有14名被执行人在威慑下,当场履行或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当场执行到位金额93.48万元,和解金额达3973.68万元。

  雷霆执行,步履不停。2023年,厦门法院健全执行长效机制,升级改造执行服务中心,一站式集约高效办理执行事务,执结案件45083件,发放案款78.21亿元,努力把人民群众的“需求账单”转变为“幸福账单”。

  维护公平正义 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2023年,厦门法院审结涉民生案件36355件,在筼筜湖保护中心设立法官工作室,审结生态案件268件。

  守护群众美好生活绝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而是实打实地干出来的。

  在翔安法院审理的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中,翔安某小吃店店主阿强为了让碗仔粿变得更好吃,在其售卖的碗仔粿中加入毒性较高的硼砂,非法获利约2000元。阿强因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还被判令禁止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

  为群众守护蓝天、碧海、净土,筑起食品药品安全屏障,统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企业生产发展,助推基层治理,打造家事审判新格局……2023年,厦门法院牢记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办好民生“小案”,做实民生“实事”,审结涉民生案件36355件。

  2023年6月3日,由同安法院和同安区关工委共同设立的“厦门生态小公民·青少年生态法治教育基地”揭牌成立。当天,同安法院和同安区关工委还共同举办“厦门地区保护鸟类专题展”,共展出25种活动于厦门地区的鸟类,吸引了30多名驻地军官子女化身“生态小公民”前来参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安法院生态庭成立五年以来,匠心打造以“生态法治教育基地”为中心的多维度宣教品牌,注重以小案件阐释大道理,突出生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工作理念,精心打造集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为一体的厦门法院生态环境司法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通过法院法治引领、凝聚社会共识,为绿色发展助力。

  除此之外,厦门法院还成立全市海陆一体生态司法协同保护平台,举办九龙江流域生态司法协作联席会,在筼筜湖保护中心设立法官工作室,审结生态案件268件。

  点击

  深化诉源治理

  诉讼案件被看作社会矛盾纠纷的“晴雨表”,折射社会治理的堵点、难点。厦门法院如何回应时代之需、人民之盼,更高质效化解矛盾?

  2023年,厦门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深度运用司法数据和案例分析,重点调研挖掘社会治理、行政管理、民生安全等领域问题根源,发出司法建议137份,助力防范化解风险、促进纠纷源头治理。与住建、自然资源、金融监管、银行等部门探索建立联席互动机制,协同落实最高法院“一号”“二号”司法建议。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最美法庭”,思明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经验入选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集美法院灌口法庭获评全省法院“最美法庭”。

  (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 通讯员 厦法宣)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学在深处、
  • 6月17日今晚24时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国内92和
  • 全国铁路7月1日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新增列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