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海沧区司法局创新思路 “海沧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

海西晨报   2022-06-08 09:18

  近期,省司法厅召开全省司法所工作视频会议,宣读司法部关于表彰“全国模范司法所”和“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的决定,厦门两名司法行政干警获“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荣誉称号,新阳司法所梁小华同志名列其中。

  随后,海沧区司法局等6个单位以视频短片形式交流司法所建设工作经验。海沧区司法局着力做好司法所工作,为建设平安海沧作出有力贡献。

  着力打造“调解110”

  司法所探索出“聚、精、会、神”一线调解工作法,调处及时、解纷迅速,赢得群众一致好评,被誉为“调解110”。

  2019年4月,司法所矛盾纠纷化解中心成立,依托街道党委政府,设立访调对接、警民联调、诉调对接、征拆纠纷调解四个调解工作室,组建了一支民间精英调解团队。近三年来,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50件,年均350件,比往年同期增加14倍。

  厦门地铁6号线、福厦高铁、马銮湾新城等20余个省市重点项目先后落户海沧。司法所将调解工作前置到各征拆点,实现“有征拆的地方就有调解员的身影”。至今已累计调处征拆纠纷354起,涉及“福厦高铁建设用地征拆”“西园整村征拆”等项目,为当地党委政府屡次刷新征拆签约纪录助力,促进拆迁面积近14万平方米,调解标的额突破30亿元。

  不仅如此,司法所还协助各部门强力攻坚疑难问题和陈年积案,化解信访积案200余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期间,东孚司法所仅用了4天时间,便成功调处一起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民工工亡纠纷。东孚法庭连续两年受案量负增长,成为诉源治理典型。

  首创“海沧e调解”平台

  海沧区司法局在全省首创“海沧e调解”平台。2021年至今,在线化解矛盾纠纷68起。

  该平台通过微信小程序解决“人难约、时难定、地难寻”问题,实现“咨询—申请—分流—调解—司法确认—履行跟踪—数据统计—研判告警—以案释法”全流程互联网化。同时,通过平台可自动完成调解申请书、调查记录、调解记录、调解协议书等,并及时生成卷宗,调解效率显著提高。

  据了解,该平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增设“AI语音转文字生成卷宗”、电子签章、电子存证等功能,成功化解了全省首例线上“诉调对接”案件。

  做好涉台纠纷调处

  海沧区是我国设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做好涉台法律服务意义重大。

  为此,海沧区司法局开通“台商台胞”绿色通道,优先受理涉台法律咨询、接待和援助,2021年受理涉台公证304件;设立涉台涉企调委会、新阳社企联合调委会、长庚医院调解室以及兆雄调解室,搭建涉台调解体系,2021年至今,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4起。

  此外,海沧区司法局还指导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加强涉台企业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并调处,调解员及时介入某台资企业标的额上亿元的股权纠纷,妥善化解了这起重大纠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涉台涉企调委会、新阳社企联合调委会妥善化解涉台纠纷,促进台企复工复产。例如,小吃街某商户因疫情无法复工,提出减免租金,调解员主动作为、多头化解,最终,台胞及其他股东同意免除商户一个半月的租金。(海西晨报记者 王塞塞 通讯员 张虹)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台风“蓝湖”
  • 乌克兰首都基辅市遭空袭致23人死亡
  • 国台办:台湾各界代表人士来京参加抗战胜利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