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7月起将调整低保标准联动机制 每人每月低保金增加155元

厦门日报   2022-05-24 09:09

  从今年7月1日开始,我市将在全省先行先试、率先调整低保标准联动机制,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将再次提高,每人每月增加155元。

  市民李先生视力一级残疾,低保边缘对象,配偶灵活就业,女儿就读于集美工业学校。一年半前,李先生因尿毒症病发,入住市中医院,从院方得知费用在9万元左右。去年2月,我市民政部门将李先生和女儿两人纳入单列低保范围,缓解医疗费用和家庭生活困难问题。李先生感激地说:“感谢党和国家,让我们一家人时时感受到温暖,女儿的学习也更加用功了。”

  像李先生这样的低保人员,低保金每人每月将增加155元。7月1日起,我市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先行先试,实现2022年低保标准较大幅度提高,每人每月850元提高到1005元,增幅18.2%。此举旨在更好地发挥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的作用,稳步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据介绍,新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主要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新标准占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比为28.9%,“十四五”期间将逐步达到30%以上;新标准占现行最低工资标准比为49.5%,率先超过省民政厅低保标准占最低工资标准42%-48%的规定。

  另外,根据我市调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的有关规定,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与低保标准相衔接同步调整。7月1日起,我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2125元提高到2515元,增幅达18.35%。

  值得一提的是,两项新标准均保持全省第一,位居全国前列。两项新标准施行后,预计每年增加财政投入3500多万元,惠及1.3万多困难群众。

  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体分类施策、精准帮扶,是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兜底保障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去年1月1日起,为进一步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我市就将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50元。同年9月1日起,我市从7个方面提高低保起算标准、降低低保准入门槛,全年低保人数同比增加约1000人。

  【小贴士】

  困难群众

  两种途径申请低保

  为让更多困难群众真正得到帮助,我市创新社会救助机制,率先全省将救助对象认定权限下放到街(镇),受理权限下放到社区(村)。困难群众可通过两种途径申请低保:

  ●一是委托户籍地居(村)民委员会申请;

  ●二是通过i厦门App-厦门民政-社会救助进行线上申请,本人或委托他人申请均可,但需要所有申请对象授权。(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徐春燕 张继斌)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自制“我不同意”T恤反罢免,蒋万安上街头
  • 斯维亚特克首度晋级温网女单四强
  • 遭罢免危险名单席次减少?沈富雄预计3名至7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