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司法局成立司法突击队 配合征拆清障碍
“我行动不便,你们把调解协议送上门;我不认得字,你们把协议内容念给我听;纠纷解决了,儿女也不再吵闹,晚上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阿嬷在调解协议上按完手印,对人民调解员李志远表示感谢。
为护航海沧街道后井片区征拆,海沧区司法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征拆指挥部的决心意图,针对征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聚全局之力,于4月初成立“司法突击队”,着力做好征拆中的法律服务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主动出击
矛盾纠纷就地调
“调解不能守株待兔,走进每家每户深入沟通,才能有针对性地为村民们提供帮助。”早在3月下旬,司法突击队的成员就开始到村里走访,与村民聊到一起、打成一片,掌握每户在征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矛盾纠纷就地调解。
司法突击队还把调解力量分散到衙里、内坑、后井等各个点位,通过调查了解和走访,发现后井村拆迁户中,新宅、古厝交错,宅基地新证、老证混乱,析产、利益分配、继承、买卖、边界等纠纷,几乎覆盖全部住户,矛盾纠纷交织叠加。先解决容易解决的矛盾纠纷,再集中精力啃“硬骨头”,这是司法突击队的调解策略。
据司法突击队队长唐存良介绍,在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员在坚持做到依法调解的基础上,着力打好“感情牌”,引导群众讲大局、讲孝道、讲和谐,努力做到拆房子不拆亲情、不拆友情、不拆乡情。
有一户姐妹俩因父亲房屋继承问题产生纠纷,调解员从情与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妹妹外嫁后婚姻生活不幸福,温情地提出姐妹之间应该多给予关爱,姐姐对妹妹表示心疼、理解,愿意作出让步。最终,姐姐同意妹妹分得150平方米安置房。
多方合力
群众诉求速回应
如今,群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在征地拆迁过程遇到的各类问题,他们积极寻求合法、合理的解释,为村民答疑解惑也是司法突击队的任务之一。
因此,在调处每一起案件时,都采用“调解员+征拆组工作人员”的模式。司法突击队副队长林海燕表示:“邀请拆迁组的工作人员参与,协助做好征拆政策的解释工作,既保证了调解结果的准确性,又保证了调解速度的高效性。”
后井片区征拆点公证涉及继承、遗嘱、赠与合同、协议、委托等共计三十余种类型,且涉及人数多、任务量较大。司法突击队黄丹阳、杨小玲、柯梅香等公证员把办公室搬到了征拆点,起早摸黑坚持上门服务,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做好公证服务。
截至目前,司法突击队共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0多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2起,完成公证服务120多件。接下来,司法突击队将继续保持“5+2”“白+黑”的干劲和闯劲,铆足精气神,用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保障征拆工作稳步推进。(海西晨报记者 王塞塞 通讯员 厦海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