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云南一"驴友"钱包被偷 厦门街头变相乞讨

2013-01-03 09:44 来源:厦门晚报 0

  【疑点】 衣衫整洁干净,不像长途跋涉的样子

  记者问他为何不找警察或向相关机构求助,他说,钱包被偷之后,他已经报警了,但目前还没回音。记者问是否需要帮他再求助,他不置可否,只说不想把事情闹大,让家人担心,而且,表弟很快就要来了,再熬几天就过去了。

  让人不解的是,他说他并不是骑行爱好者,此次外出,只是为了学习水产养殖技术,之所以选择自助骑行,是因为这种方式可以看到更多、学到更多。

  “坐车或者坐飞机不是更有效率吗?”记者问。他说,骑车可以到处去看,学习的范围会更广,这样还可以省点钱。

  可是,他随后的话让人不免纳闷。他说,出门时,他的银行卡里有4万多元,被偷之前大约剩3万元。也就是说,一个多月的自助骑行,他就花了1万多元,这还叫省钱?

  记者还注意到,他的衣衫整洁干净,单车也有七八成新,似乎看不出长途跋涉的迹象。

  【部门】 基本认定是变相乞讨

  市救助站仲副站长说,目前救助站尚未收容驴友,这名所谓“驴友”可基本认定是变相乞讨。假如是真驴友,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找驴友互助,或者联系家人汇钱,再者,他还可以向救助站寻求帮助,完全没有必要用这样的方式。之前有发现类似变相乞讨的情况,救助站把这些人员强行拉到站里,结果这些人又自己离开了。这些变相乞讨者一般通过博取别人的同情心,不劳而获,并不是真正遇到困难的人。

  【记者手记】

  献爱心前

  不妨多个心眼

  杨先生所讲的到底是真是假?目前还无法下定论。毕竟,驴友依靠行乞穷游的故事并非没有出现过。

  不过,记者查阅发现,非常“巧合”的是,近半年来,长沙、湖州、大连、绵竹、葫芦岛、广州等地都出现过“驴友街头行乞”,经查证,基本上都是找借口乞讨的骗局。这些“驴友”的故事相似度非常高,几乎每人的求助纸张边都放着一本《中国自助游》,而且都是一身专业行装,让人一时难以分辨真假。

  专业驴友提醒,市民在献爱心之前,不妨多个心眼。要区分真假可以从一些细节入手。比如,真驴友的登山包比较重,掂量一下就知道里面是否有东西;可以问他们一些户外的相关常识;还可以看装备新旧程度,如果全身装备都很新、很干净,这和一路风尘的驴友形象就不大一致。(文/图 记者 郭文娟)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7旬阿嬷报名全程马拉松 希望每年都参赛
下一条:最严新交规 厦门将推广倒计时式红绿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