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黑科技”助力 办案有“侦”功夫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于鲁川)翔安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技术科几名熬红了双眼的刑警紧张地等待着前方传回的消息……
“抓到了!嫌疑人被成功抓获!”电话那头传来了喜讯。至此,已经过去22年的命案嫌疑人终于落网归案,所有人击掌相庆。对技术科刑警来说,这样的场面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等待他们的是下一个案件侦办的开始。
近期,刑侦大队技术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以政治建设为首要任务,以学习教育为先导,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紧扣忠诚纯洁可靠这一根本要求,推进“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建警”教育整顿,努力打造一支科学严谨、专业敬业、甘于奉献“四个铁一般”的刑事技术队伍。
警界“翘楚”
现场勘查考核全省前十
翔安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技术科,可以说是警界的“翘楚”。他们民警不多,却成绩斐然。
2020年,刑侦大队技术科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步伐,紧盯形势和实战需求变化,以“智慧刑侦”建设为牵引,以科技提升战斗力为主线,加快推动“一长四必”的“四必”向“六快”转变,切实做好传统和新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交出了全年“一长四必”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考核中稳居全省前十的满意答卷。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员王辉参加全省公安机关刑侦电子物证勘查技能比武取得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也侧面印证了该分局电子物证专业能力水平跃升全省前列。此外,今年1月12日,公安部刑侦局网页通报了第十一批全国公安刑事技术青年人才选拔与审定情况,王辉通过市公安局选拔、省公安厅筛选、公安部严审,最终被评为“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这也是中国刑事技术警察的一项高级别荣誉。
实战练兵
提升业务工作能力水平
骄人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技术科全员的努力付出。今年以来,刑侦大队以电子现场勘验与电子物证为主要内容多次举办刑侦大讲堂专题培训,增强和提升办案人员的现场保护意识和勘查提取能力,推进“侦勘一体化”工作,使刑事技术最大程度地服务于侦查破案。
技术科以省公安厅开展的全警实战大练兵为契机,大力提升科室刑事技术队伍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实战能力,切实推动刑事技术工作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通过细化责任分工,加强模拟训练、实操,去年8月14日,刑侦大队技术科代表翔安公安分局参加市公安局模拟传统案件现场勘查比武竞赛,并取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比武前夕,刑侦大队技术科民警严格按照《全市公安机关模拟传统案件现场勘查比武实战大练兵实施方案》标准要求,精心准备,刻苦训练,在时间紧、标准高、竞争大的情况下,大队参赛民警精诚团结,加班加点,全力以赴,为实战练兵比武取得好成绩打下扎实基础。
优化取证
让手机电脑“开口说话”
与传统侦查手段相比较,电子物证的出现改变了取证模式。“新型犯罪(电信网络诈骗案)要求我们,按照警情24小时内快采,当办案刑警一筹莫展之际,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常常立下头功。”技术员王辉说道。
在去年5月发生的一起诈骗案件中,由于受害人许某被诈骗周期较长,其手机内的相关证据信息均被删除,给案件的侦办工作增加了难度,技术科民警迅速介入,依托电子物证室,通过对受害人的手机采集提取,研判出大量有价值的数据,精准锁定嫌疑人落脚点并抓获嫌疑人,成功破获该起涉案金额达99万元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无独有偶。2020年6月,短短一周内,马巷、内厝接连发生多起入室盗窃案件,嫌疑人具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到案后顽固抵抗,拒不承认犯罪事实。电子物证室发挥了强大作用,通过技术研判还原出犯罪嫌疑人删除掉的数据信息,经过分析比对,办案民警很快掌握到嫌疑人犯罪证据,这不仅为案件的侦破奠定了基础,也成了侦查员突破嫌疑人心理防线的有力依据,在铁证面前,嫌疑人最终交代了犯罪事实,案件也就此告破。
【相关链接】
8个派出所“配齐”新设备
正是认识到电子物证在刑侦破案中的关键作用,也进一步提高应用电子物证打击犯罪服务公安工作的能力水平,翔安公安分局立足长远,策应全省开展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现场勘查工作,全区8个公安派出所均配置了电子物证采集分析设备,专业手段从专业警种向基层一线普及;此外创新新型技术手段,在现已建成使用的电子物证室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各项侦查应用,持续提升专业化打击能力。
【“数”说成效】
2019年翔安公安分局电子物证室投入使用以来,累计收录案件信息353起、取证手机700余部、电脑20余台,通过对电子数据研判分析支撑破获刑事案件35起,抓获嫌疑人51名,运用电子物证打击犯罪成效初步显现。
【荣誉榜】
翔安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技术科曾荣获集体嘉奖两次,集体三等功、福建“青年文明号”各一次,摘得“全国一级刑事科学技术室”四次。2021年1月29日,因翔安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技术科在现场勘查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公安部刑侦局评选为2020年度全国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成绩突出的区县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