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后不松懈 厦门继续做好“门前三包”

海西晨报   2020-11-16 08:57

  “大伯,桌子不可以摆出来……”“厦门已经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了,你们怎么还管那么严?”“不管哪天都一样,‘门前三包’要做好……”上周五,在湖光路,经思明城管筼筜中队队员劝导后,水果店老板只能将店门外的桌子摆进店内。

  不久前,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名单,厦门继续保留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文明城市”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座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常态化的日积月累。

  “六连冠”之后,思明人并未松懈——在大街小巷,依然可见城管们的身影,他们走街串巷,巩固着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防止市容乱象反弹回潮。

绣花功夫推进“门前三包”

  “您好!这是我们的宣传品,麻烦您把晾的被子收一下……”上周五早上,在湖光路、湖明路上,市城管女子中队联合筼筜街道湖光社区、思明城管筼筜中队,巡查辖内“门前三包”落实情况。

  对于湖光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吴珊珊而言,这样的巡查,她每天都要走上三遍——早上、下午、晚上各一次。仅湖明路、湖明小学周边等区域,最快走一圈要1个小时左右。

  湖光社区被划为三大网络,每名社区人员都有“责任田”,商户是否落实“门前三包”、是否有占道经营行为以及是否有影响市容市貌等其他乱象,事无巨细。“能劝导的,我们就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就上报给城管中队。”吴珊珊说。

  社区“吹哨”,城管“报到”。筼筜中队副中队长卢彦彬介绍,他们在每个社区都有驻点人员,可第一时间“响应”。最近,中队又组织了市容市貌整治行动,主要针对流动摊贩、跨店经营、“门前三包”以及夜间烧烤等一系列问题。

  提升城区“颜值”,离不开“门前三包”的落实,这是一道“准绳”。“其实很多老板都有同样感受,店内店外环境都好了,生意也会更好……”卢彦彬说。

柔性执法彰显城管温度

  “准绳”也可以有温度。

  曾几何时,每到早高峰,角滨市场占道经营问题突出,商户们“你占一寸,我要占十寸”,原本不太宽敞的人行道被挤得满满当当;道路上污水横流、残叶垃圾臭气熏天,给后续保洁工作带来许多压力。

  今年6月初,鹭江中队联合鹭江街道城管办、厦禾社区等部门,现场调查研究,在角滨市场4个主要路段的沿街店面成立自治小组。沿街48家店铺门口多划出了一条黄色线,商户被允许在黄线范围内跨店经营,但必须承担店门前卫生清洁的职责。

  这条黄线,既是城市文明规范线,也是一道温度线。有了这条线,商户们也互相监督,它既是衡量经营户是否出店经营的一把标尺,也是城管部门实施管理和处罚的依据。

  鹭江中队中队长陈加平介绍,只要发现有商户超过黄线经营,第一次取消该店面跨店经营3天,第二次直接取消跨店经营资格;整排店面一次三家以上店面违反承诺或管理不善,造成秩序混乱、影响市容、经教育整改不到位的,取消整排店面的跨店经营资格。“该措施实施以来,成效明显,商家也基本都很自觉,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压力。”陈加平说。(记者 雷妤 通讯员 厦思萱李颖)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门市今年计划新增1100个5G基站
  • 穿梭绿意之间感受清凉时光 盘点厦门夏日避
  • 周杰伦厦门演唱会期间 临时开通2条免费公交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