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公局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项目实现全断面施工作业
今日凌晨零点,在枋钟路沿线和光电二路、高崎南十二路、云顶北路等地,一个个水马、三角锥摆上路面,部分路段的交通标线也发生了变化。即日起,一个始于光电二路终于环岛干道长达1.9公里的闭合循环式施工作业面正式形成。
据了解,该作业面属于中交二公局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第A1施工标段。作为项目唯一隧道工程,该标段从2019年11月开工令下达以来,克服苗木移植、交通导改、管线迁改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类情况,路地联动,见缝插针,建立多部门合作大平台,不断推动工程进展。
历经10个多月的不懈努力,项目主体施工作业面终于落成,为枋钟路隧道主体工程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撑,这也预示着该项目即将进入快车道,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大型设备开进工地 工程效率大大提升
昨日22:00开始至今日凌晨1:00,在云顶北路口等多处狭长状施工区域被打通,一辆辆大型设备陆续驶入,施工现场一片繁忙。
“终于可以放开拳脚了。”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在枋钟路与高崎南八路交叉处首个开工点,完成首根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最窄有效施工区域仅有6米宽,刚刚满足旋挖钻机工作的有效半径,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而在昨日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钻杆长度约20米的旋挖钻机只是中等体型,现场还有4台高达27米的高压旋喷桩机,5台起重25吨的汽车吊。
中交二公局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A1标段现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此前由于无法组织全断面施工作业,项目部集思广益,研究制定了“见缝插针、分段推进、先易后难、全面开花”的施工原则,哪里清理出一小片施工作业面就往哪里赶。但这样的非常规作业效率很低。去年11月开工令下达以来,仅累计完成钻孔灌注桩1074根,占总工程量的14.4%,高压旋喷桩也只完成573根,占总工程量的3.9%。
这一严重滞后的进度让该标段主要负责人焦虑不已:为何全断面施工作业迟迟无法实现?原来,与其他3个标段的桥梁建设不同,A1标段是唯一的隧道工程,施工作业面全部位于枋钟路主干道,不仅路面的问题要协调解决,地下的情况更为复杂。
倾听民声以租代征 落实征迁保障交通
为保障城市交通,交通导改至关重要,其中最难的就是欣金湖充电站、太古生活区等一系列建(构)筑物征迁事宜。太古生活区位于枋钟路与金尚路现有涵洞入口处南侧,隧道施工需要封闭该段涵洞,从西往东7个车行道缩减为3个车行道。如此一来,只有借用太古生活区部分围墙及院内场地,才可勉强缓解交通压力。如何妥善处理生活区居民的实际问题,成了摆在项目部面前的一大难点。
与此同时,欣金湖充电站的征拆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这个充电站位于项目接地匝道入口处,又紧邻埭辽水库,是交通导改道路必经之地,算得上是工程咽喉所在。但其征收属于地方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性质复杂,若不能顺利征拆,整个交通导改便无法贯通,影响主体结构施工进程。
那段时间,项目部前期工作人员多次前往现场实地勘查,会同湖里区征收办、禾山街道办事处和禾欣社区党总支、厦门路桥房屋征迁服务有限公司、厦门禾丰房屋征迁服务有限公司积极对接,先后数次与产权人进行协调沟通。党员们更是带着宣传展板,直接扎根太古生活区,在引导劝解的同时,深入了解居民的意见建议。最终,湖里区禾山街道办事处和厦门路桥集团征迁工作人员共同提出采取“以租代征及交通疏解用地”等方式,并承诺还建于民,将来在绿化和场地平整等多方面都要还居民一个更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地质复杂管线密集 见招拆招各个击破
路面上的问题解决了,地底下的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开挖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地质情况不理想,地下2.6米到6.5米均为抛石区。这就迫使原本在正常土壤区域可以一口气打下去的钢板桩,必须掏出一米石头再打一米桩,不仅效率低,还得小心路面开裂。抛石区下方是淤泥层,必须挖出淤泥再填入1.2米高的碎石,使得全线增加了很多工程量。与此同时,为了解决不断涌出的地下水问题,管线迁改单位不得不在旁边另外打几个降水井,用六七个泵同时抽水才清出作业场地。
管线迁改的第二个难点是原有管线间距狭窄且错综复杂,其中,横穿隧道主体合计57条,纵向与隧道主体交叉部位合计35处,成了迁改中令人头疼的梗点、难点。
以作为开路先锋的厦门市政集团下属水务特水集团为例,其负责整个第二东通道工程相关原水、给水、污水管道。由于该段多是服务于本岛、翔安的主干管,管径粗达1.2米、1.4米,迁改时还必须确保供水稳定。这么粗的管径穿行于间距狭窄的9大类管道中,经常要不断调整施工方案,有时还必须绕道下穿。为了解决下穿后拐角过大(角度超过45度)增加水阻影响市民正常用水的问题,许多管段需进行特殊管配件的精确加工,对施工专业技术要求极高。
9大类管线成功迁改 为主体施工让出通道
事实上,A1标段施工范围内共涉及水务、电力、燃气、通信、国防光缆、有线电视、公安监控(交通信号)、路灯、中国铁塔等9大类1000余条管线。而且这些管线大多为枢纽主线干管,涉及产权单位17家,不仅管线迁改本身十分复杂,申报流程也极其繁琐。为此,项目部还特别成立管线迁改部,以更好地协调服务于管线产权单位。
以负责通信施工的厦门纵横集团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为例,该施工路段靠近T3、T4航站楼,附近企业众多,对信号安全要求极高。而通讯管线虽然看起来只是一根直径3厘米的管线,里面却包含多达四五十条不同网线,涉及电信、移动、联通等多家产权单位,申报审批流程十分复杂。审批过后,工作人员必须在凌晨0点到6点之间完成作业,有时一晚上10几名工人也只能完成3至5条缆线的割接。
尽管9大类管线错综复杂,迁改难度极大,但经过大家长达一年多时间的齐心协力,今年4月12日、5月5日,标段内燃气管道、国防光缆迁改完成,6月至9月期间水务管道、通信等管线完成的光电二路至环岛干道迁改,已实现枋钟路南侧首批管线基本迁改完成,顺利为隧道主体施工让出通道。
【链接】
时间线
2019年9月30日,开始苗木移植和管线迁改。
2019年11月10日,开始主体桩基施工。
2020年2月1日,水务地下管网施工进入关键节点。
2020年3月20日,枋钟路南侧地下管网割接、新旧管线转换全面开始。
2020年4月12日,光电二路至云顶北路西侧段燃气管线完成割接,已移交场地。
2020年5月5日,光电二路至环岛干道段国防光缆完成割接,已移交场地。
2020年6月5日,光电二路至云顶北路段新建原水管完成割接,已移交场地。
2020年6月21日,光电二路路口航空工业区人行天桥监控设施完成拆除,已移交场地。
2020年6月27日,光电二路至环岛干道段新旧给水管完成割接,已移交场地。
2020年6月29日,光电二路至云顶北路段新建通信管线完成割接,已移交场地。
2020年7月22日,光电二路至环岛干道段新旧污水管完成割接,于8月22日移交场地。
2020年8月15日,完成枋钟路沿线中国铁塔设备拆除,已移交场地。
2020年8月22日,枋钟路南侧多路段有线电视完成割接,已移交场地。
【名片】
中交二公局厦门第二东通道工程(第A1标段)总里程2.835公里,起于金尚路现有下穿隧道,止于环岛干道附近,经枋钟路与金尚路交叉口,平面线位基本沿现状枋钟路布设。标段内主路(高速公路部分)为2.835公里隧道,采用单箱双室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地面层道路(城市主干路)2.746公里,由主线地面层、左右辅道组成;并设置一对高崎南十二路接地匝道出入口。 (厦门日报记者 刘少敏 通讯员 戴文富 图/中交二公局提供(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