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警方部署开展警用无人机交通劝导查处专项行动

厦门日报   2020-08-11 08:38

  12台无人机升空,在城市重点路口,抓拍交通违法行为并及时纠正,劝导文明出行。昨日,警方部署开展“警鹰2020”警用无人机交通劝导查处专项行动,“空中交警”正式上岗,本报记者探访了执勤现场。

  昨日上午9时交通早高峰,中山公园南门附近街道行人和车辆络绎不绝,突然,上空传来声响。

  “蓝衣服小哥哥,你头顶是不是凉凉的,忘戴头盔了吧?”这句话吸引了行人注意,声音的源头是一架悬停在空中的无人机。

  蓝色制服快递小哥低下头。“别躲了,请戴好头盔安全出行。”无人机又“说话”了,被“点名”的快递小哥停下车,拿出头盔戴好。

  距离路口不远处,正停放着一辆警用无人机指挥车,车内一台液晶屏上,正播放着刚刚在路边发生的这一切,无人机的“飞手”是厦门市公安局警航中队中队长李健,对快递小哥戴头盔的提醒,正是李健发出的。

  在该路口,共有4架警用无人机在执勤——1架中型无人机,主要用于巡航;3架小型无人机,主要负责低空对行人、非机动车辆进行交通文明劝导。

  据介绍,昨日是“空中交警”执勤首日,由市公安局警航中队及6个行政公安分局警航队伍的28名“飞手”,操作12台警用无人机,在各重要街道、路口执行空中交通巡查执勤任务。

  据统计,昨日“空中交警”总巡航时长达12.5小时,共开展喊话宣教1966次,抓拍行人、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163起。

  厦门市警务航空中队中队长李健介绍,“空中交警”主要在全市重点路口、路段进行空中交通巡逻,开展语音劝导,抓拍行人和电动车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配合地面交警进行违法整治。

  李健表示,无人机搭载了高倍变焦镜头和高音喊话器,相当于有了“千里眼”和“传声筒”,不仅能及时发现不文明交通行为,还能通过实时喊话的方式进行文明劝导。“小型无人机的高音喊话器,主要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声响不会影响到机动车主。”李健说。

  无人机将采集到的交通违法视频及图像信息实时传输至110指挥情报中心后台,通过交警审核后,将核定的违法信息录入系统,对违法行为人进行非现场处罚。同时,110指挥情报中心还将对交通违法行为人精准发送警示短信和安全提醒。“这将会成为常态化工作,目前主要以劝导为主。”李健说。 (记者 柯恺筠 实习生 陈云帆)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门“一张床” 增加340间岛外房源
  • 厦门市新增19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目前总数已
  • 厦门市推出30条举措 促进民企发展壮大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