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 将在厦门市逐步推广
苍蝇和老鼠不见了,环境比以前整洁了不少,空气也更好了,垃圾分类的准确率不断提高……这些可喜的变化就发生在我市的多个小区里。这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妙诀”:定时定点投放,非督导时间撤桶。记者近日走进两个典型小区,了解垃圾分类的好经验、好做法。
海沧天湖城小区
定点投放时间: 7:00-9:00,17:00-21:00
垃圾桶一装满就及时运走晚上垃圾多要换5到6次
去年11月,海沧区开始试点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非督导时间撤桶”模式。执行近半年,效果显著。
“采用新模式后,店门口的环境卫生变化很大。”在小区内开店的林女士说,“离我们店门口不到十米原先有一处投放点,大家一直在那里丢垃圾。之前垃圾桶过夜再清运,苍蝇和老鼠特别多,尤其是老鼠,有一天早上我们开店门时,居然有老鼠在店里乱跑,当时就惊呆了。自从非督导时间撤桶后,垃圾的臭味没了,老鼠也看不到了,上班比以前舒心多了。”
上午9点,在天湖城小区,此时早晨的垃圾投放时间已经结束,物业保洁人员正在将装满的垃圾桶搬到车上运走。清运工人李印忠说,丢垃圾的居民较多,垃圾桶一满就及时运走并换上空桶,小区内现在有4台电动三轮车用于垃圾清运,每天早上每台车要换2到3次垃圾桶,到了晚上人更多的时候,就要换5到6次。投放时间结束后,保洁人员还要驾车在各个点位巡查,如果有发现不文明投放的居民要制止,有堆放的垃圾要及时清理。
据了解,由于小区面积较大,最早小区内有31个投放点。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点位减少到20个,再精减到目前的11个。之前,晚上的垃圾投放时间是18:00-20:00,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调整投放时间为17:00-21:00,以更好地为居民们服务。
居民陈先生说:“投放时间调整真是太好了。之前我晚上下班回到家常常都要接近7点,等吃完饭收拾好经常超过8点。那样,垃圾就没法丢了,只能在家放一个晚上。现在定时投放时间延长了,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源昌鑫海湾小区
定点投放时间: 7:00-9:00,19:00-21:00
督导员联合保洁人员督导还设“误时投放点”方便居民
晚上6点,在禾山街道禾缘社区的源昌鑫海湾小区,距离定时投放还有一个小时,物业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将小区外垃圾桶集中点的桶分批送往小区的5个投放点。
禾缘社区工作人员钟雅婷介绍说,为了保证投放点干净整洁,每个投放点设置6个垃圾桶: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各2个。每个投放点均有垃圾分类督导员与物业保洁人员配合督导,一旦垃圾桶满了,在垃圾桶集中点待命的保洁人员就会将备用空桶送到相应点位替换。
另外,小区还将靠近垃圾桶集中点的投放点设为“误时投放点”,以照顾部分非正常时间上下班的居民。“误时投放点”长期有一名物业保洁人员负责垃圾及时清运,并且配合协作垃圾分类。这一改变,让小区的环境变好了,居民纷纷点赞。
“以前没有定时撤桶,我们打开窗,投放点旁常常摆了一二十个垃圾桶,桶的颜色那么醒目,完全破坏了景致。现在‘撤桶’后,看上去舒服太多了。”小区居民叶先生说。
小区居民钟先生表示,小区的环境比以前整洁了不少,空气能明显感觉比以前好了。他说:“我们夫妻俩经常带着孙子在小区里玩,希望空气好,这样对小孩子身体好。定点定时投放,到了时间就撤桶的做法真好,我们居民很支持!”
垃圾分类督导员肖福成从事这个工作两年多了,自从小区开始定点定时投放垃圾后,他的直观感受是:垃圾分类的准确率比以前更高了。他说:“投放点位减少,投放时间集中,可能督导工作会辛苦一些,但督导的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减少督导员不在居民错投的现象发生。”
声音
“定时定点”受肯定 将根据情况逐步推广
市垃圾分类中心副主任黄伟林介绍,目前我市已有多个小区实现了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多数居民对这个举措表示肯定。
黄伟林表示,定时定点投放能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由于在定时回收时居民相对集中,大大提高了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工作效率,也使居民养成准确分类的习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后期处理的负担。未来将根据各小区的实际情况在全市逐渐推广。(记者 陈鹏程 肖家豪 通讯员 林时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