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带动买买买 厦门市民重启“逛吃模式”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   2020-04-14 17:53

  近日,继北京、天津、深圳等全国多个城市推出发放消费券活动后,厦门也加入其中,思明区率先全省发放600万元现金消费券,鼓励本地乃至全国人民在厦消费。从4月初开始,不少商家推出各种电子优惠消费券,涵盖了餐饮、百货、酒店等消费领域。抢到消费券的消费者因此受益,而参与活动的商家也在活动中提高了客流量。不过,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市民在使用消费券时,会遇到商家所设的“消费门槛”,商家同时希望相关合作平台能在活动设置中进行改进。

  【市民】

定闹钟抢消费券

  市民薄小姐是厦门一个美食微信群的成员,听说推出了电子消费券活动,她会根据商家的发放时间定好闹钟,提醒自己“抢券”,“4月3日,我就抢到了100元美食消费券。”她说。

  “我可能会去五星级酒店吃个下午茶,或是带爸妈出去吃顿饭。”薄小姐说,与以往线上平台活动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消费券在结账时出示就能当现金充抵。

  在海沧工作的汤女士于4月3日当晚也抢到了一张100元的美食消费券。汤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全家上阵,用3个手机“抢券”,前两次都抢到了,第三次因手机稍微卡了一下,就没能抢到。汤女士在抢到100元的美食消费券后,立即在软件园二期附近一家店吃了一顿海鲜自助餐,在购买团购价优惠券的同时又用了消费券充抵,最终只花了45元便享用了平时价值近200元的餐点。

  【商家】

客流增加营业额上升

  这样的活动在参与商家中也获得好评。随着活动的推进,一些商场也开始单独策划推行具有自身特色的电子消费券发放活动。古地石附近的一家商场,推出了1元换购58元消费券的活动。记者在线换购了一张消费券,餐后结账时出示相关二维码,经过核销补齐了差价,与商场宣传一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厦门发放的电子消费券对于商家来说,主要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是由政府补贴,商家通过美团点评等平台领取相关补贴;另一种则是商家向业主方(如商场)申请,获得免租等福利。美团点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活动期间美团还为使用消费券结账的订单减免佣金,给予商家活动专区流量扶持。

  一家日料自助餐厅在类似的活动中颇为受益:“平时一天双人套餐卖四五份,电子消费券发放后,次日一天就卖了将近20份。”该店创始人方女士介绍说,发放消费券后店里营业额和活动前相比增长超60%,已经恢复至疫情发生前的80%左右;古地石附近商场的一家餐饮店,相关负责人很认可这一运作模式,她认为:一是能为商户增加客流量,二来还能补贴商户租金,可谓一举两得。

  【建议】

消费券使用条件需完善

  不过,在记者采访中,也有市民和商家表示,使用电子消费券的过程中,有些条件设置还需进行完善和改进。

  有消费者指出,在类似活动的宣传中有提到“消费无门槛”,但在实际消费过程中仍会遇到一些消费限制,如薄小姐的朋友抢到消费券后,要在某酒店餐厅消费使用时被告知无法使用,后经与活动平台协调后才能正常使用。

  市民姚女士在线上抢到50元的消费券,同样在消费时遇到了商家的“消费门槛”。起初,她想在中山路一商场的餐饮店就餐消费,却被告知她必须先参加商场的“80元抵100元”的活动,用50元消费券抵扣之后,要再另付30元。随后,她来到仙岳路一家甜品店,被告知如果要用消费券,只限于该商家线上推出的新品套餐,“套餐价格低于50元的,不能使用优惠消费券。”姚女士说,如按商家的规定,需要购买两份或更多套餐,才能使用消费券。

  中山路一家商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启动后,用电子消费券来商场消费的市民并没预期的多,且在线平台配套的服务仍是常规操作,并未增加跟进的服务配套,希望今后再有类似活动举办时,合作平台能在递进服务上有所改进。(记者 房舒)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大启动“景润之星”优秀博士论文奖
  • 厦门“外贸通”平台上线
  • 厦门积极探索文旅康养之路 “在路上”让银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