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厦门空管站完成多项进离场飞行程序优化
飞机轻巧地爬升,安全飞越一片海上施工现场……日前,民航厦门空管站完成多项进离场飞行程序优化,其中一项,是将飞机上升坡度从4.0调整为4.3,确保厦门高崎机场运营和厦门第二东通道(翔安大桥)建设安全无虞。
为何要调整坡度?
飞机起降要与地面障碍物保持300米以上安全高度
旅客乘飞机离厦,透过舷窗,能清晰地看到东海域上一道施工栈桥正在向海中央延伸——这是正在施工的厦门第二东通道。眼下,第二东通道正全面开展海上钢管桩施工作业,记者在环岛东路机场段靠海一侧的施工现场看到,大型专用施工船舶停在海面上,将一根根直径约2米、长度从12.5米到66米不等的巨型钢管打入海中(钢管复合桩),形成海上作业平台。据现场了解,海上作业平台连同大型设备,将高出海平面百余米。
“飞机起降,必须与地面障碍物保持300米以上的安全高度。”厦门空管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有的飞行程序是针对海平面(海拔0米)设计的,施工使得这个高差变大了,飞机起飞上升坡度也要随之进行调整。
坡度为何调至4.3?
既确保安全飞越施工现场,又能让乘客“无感”
经过几个月的研究论证,目前,厦门高崎机场起飞航班(从西向东起飞)的上升坡度已由原先的4.0调整为4.3,确保安全飞越施工现场。另外,由于上升坡度改变不大,乘客基本不会感受到变化。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近20年来,民航部门首次因保障我市重点工程施工而优化飞行程序,足见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持。厦门路桥建设集团介绍,按照计划,全长12.3公里、跨越厦门东海域的第二东通道,建设工期为3.5年,预计2022年投用。
【相关】
民航厦门空管站进行多项优化
除了调整起飞航班上升坡度外,围绕提高空域通行能力、节能减排、消减噪音等课题,民航厦门空管站进行了多项优化。
目前,厦门高崎机场高峰小时起降航班量达到40个架次,繁忙程度在全球单跑道机场中排名第三。“此次优化,我们在安溪以北、漳浦附近两个点位加设了等待程序,这就相当于设置了两组红绿灯,达到实时调配航班流量、降低进离场航班的飞行冲突的目的。”民航厦门空管站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五缘湾、前埔一带居民反映“飞机起降噪音较大”的问题,此次也一并进行优化,目前噪音已大大降低;往北京、西安方向的航班,起飞后的航线进行了“截弯取直”,航班飞行距离减少。(记者 汤海波 徐景明 通讯员 杨碧琼 叶代鹏 周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