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与香港集中签约12个项目 总投资近54亿元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内地业务发展主管毛志荣:香港可发挥连接器和转换器作用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正在推广跨区域合作,连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先后和超过125个国家和地区签订相关合作协议,这些合作构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方向,也为深化多边合作奠定了基础。
“任何事件的推动,都离不开人、财、物三个要素。”昨日,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内地业务发展主管毛志荣在演讲中,重点和大家分享了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素——钱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就离不开融资。毛志荣指出,当下“一带一路”融资遇到两个制约因素,一是融资方的信用问题,二是制度差异。
如何解决制约因素呢?毛志荣说,从资本市场的发展角度看,不外乎两个途径。第一,利用国际市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化率。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不仅可解决企业自身的融资问题,也有利于提升融资方的信用。第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发展,内地和世界需要一个能将不同制度连接起来的连接器和转换器,香港就可以发挥这个作用。随着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的顺利推出,内地和香港实现了互联互通,有效解决了需求与制度差异的矛盾,在“不改变交易习惯、不改变基础市场制度”的前提下,帮助内地资本连通全球市场。
福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香港是福建主要外资的来源地,可以充分利用金融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境内外不同制度转换的成功经验,促进闽港合作,为福建“一带一路”建设,为福建企业的海外拓展,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和优质的风险服务。(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
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当下,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恰逢其时。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在研讨会上的演讲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稳定和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他认为,首先,只要有效控制风险,“一带一路”倡议将给全球资本提供更多的、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机遇,有助于化解全球性难题。其次,“一带一路”倡议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随着收入提高,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升,低端产业外迁是大势所趋。再次,“一带一路”可缓解中国崛起的溢出效应。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产业升级,发达经济体在享受中国增长红利的同时,也存在竞争,“一带一路”有助于做大全球经济的“蛋糕”,实现多方共赢。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一带一路”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更广阔的空间。在孙明春看来,“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但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与清算中的比重还相当低。“一带一路”有助于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支付清算及融资等领域的使用,目前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业务范围已覆盖6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助构建多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央银行,提供支付清算与储备货币的更多选择。(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声音
开启闽港交流合作新起点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黄定光:香港居民中有超过120万人原籍福建,闽港合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此次研讨会将为两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进一步增强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开启一个新起点。今天的主旨演讲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来看接下来闽港两地如何更好地融合,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我认为,香港享有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有利条件,不仅有与国际接轨的经贸、商业和司法制度,在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人脉、人才等方面也有优越条件,足以发挥“一带一路”的“超级联系人”的作用。
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提供高端物流和金融服务
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副秘书长、会员事务委员会主席彭楚天:香港是福建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和内地很多城市贸易往来也十分密切。厦门得益于其地理优势,相比其他城市,港资在厦门投资更多些。我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内地在基建领域很强大,香港作为国际交通枢纽,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企业提供全球供应链管理等高端物流服务,还有各类投融资产品及金融服务,协助拓展人民币服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
做到民心相通商业相通
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洪为民:我来过厦门很多次,今年是第二次,此前来厦参加海峡两岸论坛。我是漳州人,在香港长大,感受到厦门和香港在文化、饮食、生活习惯等很多方面相近。这次举行的高峰研讨会非常成功,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金融、融资方面发挥着作用。香港有120万闽籍乡亲,是早期福建省改革开放投资的主力军。如今,“一带一路”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这些在香港的闽籍乡亲,要抓住机遇,做到民心相通、商业相通。
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
本版图/记者黄 嵘王火炎郑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