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福建省创新实验室挂牌 厦门能源材料实验室入选

海西晨报   2019-09-12 08:32

  9月10日上午,福建省委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年中推进会,大会指出,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创新驱动要再加力。会上,省领导为光电信息、能源材料、化学工程等福建省创新实验室授牌,厦门推荐的能源材料实验室成为首批四家省创新实验室之一。

  福建省创新实验室以国家和省战略目标为导向,聚焦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重点产业,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重大共性技术成果,建成具有国际和国内重大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创新高地。通过省实验室建设,大幅度提高研发投入,汇聚一批顶尖研发团队,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体制机制创新。

  此前,厦门市科技局按照省、市政府部署和省创新实验室建设要求,在具有优势的能源材料、稀土、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策划申报,从中遴选基础好、条件更成熟的能源材料实验室申报首批省创新实验室。实验室组建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和专家论证,在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后,正式命名为“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启动建设。

  能源材料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我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一张名片,引领我市成为海峡科技创新中心,助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能源材料实验室揭秘

  ●基础坚实

  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三方共建“能源与石墨烯创新平台”,得到了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厦门大学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推进建设。

  “平台”建设以来,已建成七万平方米能源材料大楼,即将投入使用;联合龙头企业共同搭建公共支撑平台,亚洲首座无噪音实验室、原位电子显微平台、微纳加工平台等先进研发设施已启动建设;在人才和机制创新方面,汇聚了一支150多人的队伍,其中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诺奖得主诺沃肖诺夫等国际领军人才加盟;近3年承担国家重大项目60余项,产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为我国争得了多个国际重要奖项;在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成果方面,已与宁德时代、天马微电子、恒申、安踏、弘信电子、乾照光电、中核、中广核、中航工业等省内外30余家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研发代工、技术入股、自主孵化等开展成果转移转化,已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石墨烯新材料、国产仪器装备等领域孵化创办了益舟新能源、普识纳米、超新芯、华宇龙盛、晞和科技等一批高技术企业;联合龙头企业筹备“厦门未来显示技术研究院”,培育发展Micro-LED新千亿产业。

  ●前景广阔

  实验室以“面向大变局、聚焦大需求、搭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攻克大项目、取得大贡献”为建设思路,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围绕省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解决核心技术难题,培育能源材料战略新兴产业,争创“顶天立地”的综合型平台。

  在研发布局上,围绕国家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战略,聚焦省市千亿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聚焦高效能源存储、未来显示技术、低碳能源系统、石墨烯等先进材料、仪器装备网络、能源政策智库等方向,开展以用为导向的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解决单一创新主体无法攻克的战略性、瓶颈性难题,构建贯通科学与技术、材料与仪器、成果与市场、政策与经济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打造支撑国家和地方创新发展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

  ●机制灵活

  能源材料实验室将以国家级实验室为目标,重点开展如下建设工作:

  一是做到“体制机制活”。以最有利于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支撑引领能源材料产业发展的思路来设计体制机制,探索灵活的体制模式,组建高效自主的管理机构,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新型管理制度。通过新型体制机制,为实验室的创新创业创造提供强大动能。

  二是做到“研发条件优”。省创新实验室将打造“国际一流、福建特色”的研发条件,建立从实验室到样板工厂的全链条研发平台。通过吸引国内外创新团队以及各类创新主体进驻大楼,打造创新创业创造的生态圈。

  三是做到“创新人才聚”。将用最优势的平台条件、最先进的创新文化、最挑战的任务目标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团队,到2023年汇聚500人规模的研究队伍。

  四是做到“产学研用融”。探索多元产学研合作模式,联合产业界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在能源存储与转化、智慧能源管理、未来显示技术等领域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引领支撑产业发展。

  五是打造“创新共同体”。探索省创新实验室的协同创新联盟机制,站在国家协同层面打造科技共同体,联合首批省创新实验室以及省内外优势创新力量,争取国家级实验室。(海西晨报记者钟宝坤通讯员孙笑东刘伟榕)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最高补助6000万元 厦门市出台新政策推动人
  • 厦门地铁发布“出行+”活动 市民可享“一分
  • 2025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四链融合”项目对接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