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射虎击鼓报猜 厦门同安区灯谜文化申遗正式启动

海西晨报   2019-06-10 08:56

  张灯射虎,击鼓报猜。“咚咚”鼓声伴随着报猜声、解谜声,此起彼落,好不热闹。

  昨日上午,“赞颂祖国改革成果 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祥平街道芸溪社区“射虎报猜”灯谜活动在芸溪社区居民广场拉开帷幕。同安数百名灯谜爱好者和市民汇聚一堂,大家比拼智力、巧拿奖品。而昨日的灯谜活动也标志着同安区灯谜文化申遗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由祥平街道党工委、祥平街道办事处、同安区灯谜传习中心(筹)、同安区档案局(馆)、芸溪社区党总支联合举办。

  谜语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据介绍,在古代,灯谜被文人墨客称为“文虎”,因此猜谜又有“射虎”之雅称。

  在国内灯谜界,有同安“灯谜五虎将”之说,分别是许友金、蔡秋湖、王嘉宾、黄惠中、谢瑶中。他们名声在外,因制谜活跃,作品质高量多,且屡屡获奖,在全国灯谜界颇有影响力。

  现场挂出了630条难易程度不同的原创灯谜,让在场的专业谜友、灯谜爱好者、老百姓均能参与进来,真正做到雅俗共赏。其中,500盏花灯悬挂的是初级灯谜,初学者可轻松中鹄;有一定猜谜基础的市民,可尝试由“同安五虎将”上台主擂的中等难度谜题,其包含“闽南话射虎报猜”,即闽南话灯谜;而现场最引人注目的三块“文虎榜”,则等待专业的谜友来挑战。最终,三位资深谜友成功挑战“文虎榜”,状元为王嘉宾,榜眼和探花分别花落缪建金、陈晓映。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灯谜活动,同安“灯谜五虎将”遵循古礼,首次大规模还原传统击鼓猜灯谜。他们身着古代服饰,逐个轮流上台主擂,将谜面公布在电子屏上,有了答案的赏灯人上台来挑战,称为“报猜”。报猜者先念出谜面,出谜者敲鼓一下;报猜者念出所打的类别,出谜者敲鼓两下;报猜者报出谜底,若猜中了,则出谜者敲鼓三下,宣告报猜成功。极具复古趣味的猜谜形式吸引了不少谜友、居民踊跃参加。

  据了解,3月15日,同安区祥平街道芸溪社区携手同安灯谜协会签订了共建协议,积极推动灯谜“飞入寻常百姓家”,并同步推进同安灯谜协会升级为“同安灯谜传习中心(筹)”的申报和建设。而昨日的灯谜活动,也标志着同安区灯谜文化申遗正式启动。目前,同安灯谜传习中心正紧锣密鼓地筹备闽南话灯谜区级非遗申报的相关工作,未来,该中心将正式落户芸溪社区。

  声音

  同安区祥平街道主任助理、同安区档案局副局长叶少静:举办灯谜活动助力申遗

  同安灯谜非常有名气,特别是清代时成立的“萃新社”,更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谜社。猜灯谜需要海纳百川的知识储备,是一场脑力风暴,而“同安五虎将”凭借着实力,书写了同安灯谜浓墨重彩的现代史。我们在活动当日坚定地按下申遗的启动键,将一步一步向申遗迈进、登顶。

  芸溪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苏红艳:让传统文化在社区落地生根

  目前,芸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依托传习中心,持续开展“一周一猜、一周一课”等灯谜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实现传统文化在社区的普及、传承和推广。在芸溪社区举办灯谜活动,主旨是让更多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社区居民牢固树立文化自信。

  同安灯谜协会第三届会长吴艺辉:广泛推广同安灯谜文化

  同安灯谜在全国谜界富有影响力,接棒老一辈谜师大旗,我们将携手努力,将同安灯谜文化发扬光大,助力文化传承,让更多人知道同安灯谜,了解同安灯谜,参与同安灯谜。

  花絮

  长泰七旬谜友赴厦射虎

  “猜谜讲究的是技巧和方法。就像我刚猜中的谜面‘护篱一日成’(猜生活用品),将护字拆成‘扌’和‘户’,而篱多为网状,与‘户’结合,产生‘扁’;‘扌’与‘一日成’组合成为‘担’,所以答案是‘扁担’。”70岁的董爷爷耐心地跟记者讲解他刚才射虎报猜的解谜思路。

  董爷爷告诉记者,他20多岁就开始接触灯谜,拥有近50年的“谜龄”。他通过微信公众号得知这次活动,特地与另一位谜友从长泰前来参加。“猜谜非常有趣,要求知识储备丰富,思路转换得快。经常猜谜不仅能增强自身涵养,还能训练大脑的敏捷度。”董爷爷说。

  中学生半小时解两道谜

  500道花灯灯谜开放不到半个小时,来自凤南中学初一的学生熊恩荣已成功猜中了两道。只见他站在悬挂灯谜的榕树下,拿着纸笔,不时涂写、思索。

  熊恩荣告诉记者,他在学校参加了灯谜兴趣课程,已上过了两次课。通过学校,他得知此次芸溪社区举办灯谜活动,就让父母送自己过来参加。“我想尝试下自主猜谜,检验一下自己学到的猜谜方法,同时从中得到一些解谜启发。”熊恩荣说。(海西晨报记者 洪艳艳 见习记者 林燕萍 通讯员 叶少静)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门:马銮湾新城将新增滨水步道
  • 思明区推出厦风计划公益行动等 厚植青年人
  • 思明碧山路人行道提升改造 计划6月初全部完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