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推出“生前契约”三年已有181人签约 老人为自己和伴侣购买

厦门日报   2019-04-05 10:07

  生前契约,就是收取一定费用,在生前为后事做好规划,服务包含生前上门定期慰问、临终关怀,过世后提供灵堂布置等。目前已有181人签下了这份契约。

  清明期间,关于生死的话题备受关注,生前为过世后做好详细规划,可算一种体面的告别。自2016年“生前契约”在厦门市推出以来,认可人数略增,至今已有181人签约。去年年底,还有机构专门为“三无老人”签订“惠民生前契约”。

  厦门怀祥礼仪陈经理告诉记者,“生前契约”就是收取一定费用,在生前为后事做好规划,服务包含生前上门定期慰问、临终关怀,过世后提供上门服务、灵堂布置、司仪告别、出殡以及其他后期安排。

  现象不少老人为自己和伴侣购买

  “接受度逐渐提升,不但有子女买给父母,很多老人开始主动为自己和爱人购买,还有政府机构与我们开展惠民合作。”厦门怀祥礼仪陈经理介绍,截至今年3月,181位契约签订者中,子女为父母购买的数量约占50%,20%是老人为自己购买,为伴侣购买的约占10%。2018年11月,泉州救助管理站也与厦门怀祥礼仪签订合作协议,为其在厦门爱欣老年公寓的32名救助站托养人员提供“惠民生前契约”服务,费用有所减少。

  怀祥礼仪的郭玉时告诉记者,自与泉州救助管理站签订“惠民生前契约”以来,已为三名托养人员办理后事。由于托养人员多数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同时多数没有身份、找不到家属,因此后事安排中也多了一些特殊的部分。“除了个人档案建立、上门服务等,我们还需要协助办理相关登报、冷藏、火化、销户等手续,以及遗体祭拜、骨灰寄存与客户资料归档等。”郭玉时说。

  溯因签约人数略增原因多种多样

  “认可‘生前契约’这种形式的人数略有增长。”陈经理说,2016年只有6人签订契约,去年签订人数增长至76人,至今已有181名签订者,现在每天都有十多人前来咨询。记者了解到,契约签订者中,有人为自己签订,有人为家人签订。

  “一位老人看到相关报道,主动联系我们。”陈经理说,因为独自居住,老人拿着报纸找到子女要求帮他签订“生前契约”,未雨绸缪,为身后事做好准备。

  也有子女为父母签下契约,让他们吃下定心丸。陈经理告诉记者,一位女士曾在2017年3月为重病的父亲签下“生前契约”,腾出更多时间陪伴重病在床的父亲;一年后父亲过世,后事在工作人员全程陪同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今年3月,这位女士为年迈的母亲也签署了一份“生前契约”。 (厦门日报 文/记者 柯笛)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爵色声厦——当古典遇上爵士》跨界音乐会
  • 厦门:让鼓浪屿的琴声有了更深的回响
  • 2025年厦门市首批重点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名单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