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活水注入志愿者大家庭 志愿者团队不断壮大

海西晨报   2018-12-05 08:37

­  集美区志愿者耐心细致,向市民、游客宣传文明出行。

­  志愿队伍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志愿服务平台和机制。今年1月,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阵地投用,4月,银江路志愿服务驿站正式运行,这些都是集美区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机制建设的一个缩影。集美志愿者大家庭正不断壮大着。

­  目前,集美区拥有一个总基地、12个志愿服务驿站,形成“1+12”的服务阵地格局,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阵地有形化、志愿服务常态化。

­  依托该格局,集美区为志愿者们精心打造了系列课程培训体系,涵盖居家护理、垃圾分类、交通安全、志愿服务礼仪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共组织了64场志愿服务培训,培训人次达5000多人。

­  完善的机制建设不断为集美志愿者大家庭注入“活水”。今年以来,在集美区委文明办的协调指导下,爱健康、救心圈等一批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涌现,同时还引入台湾志愿服务资源,成立全区首支台芯志愿服务队。

­  据统计,目前集美区志愿服务范围共涉及7个主题,分别为:邻里守望、移风易俗、生态环保、文艺惠民、医疗救助、应急救援、文明劝导。“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在集美区蔚然成风。为了让社会更加温暖,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忙碌在不同领域。

­  值得一提的是,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旗下的志愿队伍在不断交流中,形成了完整的“志愿服务链”。例如,以新活力志愿服务队、飞鹰义务救援队、心灵绿洲志愿服务队等三支骨干队伍为依托,开展救人寻人、灾后重建支援、心灵辅导维护等工作,形成事前急救自救培训,事中社会突发事件及时介入,事后心理辅导的完整救援体系,打通了救援的“最后一公里”。

­  集美义务交警服务队:家长自发加入“护学岗”

­  集美义务交警服务队真情守护学生上学路。

­  “这是集美乃至厦门最大的志愿服务队伍,80%的成员都是家长。”说起这一年半以来的志愿经历,集美义务交警服务队队长张志坤骄傲又欣慰。系统显示,截至昨日,集美义务交警服务队的注册成员共有3546人。张志坤说:“本周还会新增100人。”

­  做“护学岗”是集美义务交警服务队目前的主要工作。2017年6月,集美义务交警服务队成立时,只有100多人,成员均为义务交警。“有些家长要看着孩子走进校门才愿意离开,因此,校门口车辆常常大排长龙,不方便,更不安全。”张志坤说,设立“护学岗”的初衷是为缓解上下学高峰期校门口的交通拥堵情况,保障学生的安全。

­  当时,他们的“护学岗”志愿服务现场得到了很多家长的称赞,不少家长便成为集美义务交警服务队的一员。令张志坤想不到的是,在第一批家长志愿者加入后,集美义务交警服务队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人数“爆发性”增长。不少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家长纷纷通过学校联系到他们,并加入志愿者队伍。

­  “我常跟队员们说,我们为全校孩子奉献一天,全校家长为我们的孩子服务一年。这就是正能量,这就是做志愿的感染力。”张志坤告诉记者,如今,他们不仅做“护学岗”志愿服务,还常常走进学校宣讲交通安全知识,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

­  目前,集美义务交警服务队服务范围已覆盖集美区6个镇街,今后他们将力争覆盖到每个学校。

­  海洋生态守护者志愿服务队:致力保护种植红树林

­  志愿者种植红树苗,保护生态。

­  在集美众多志愿者服务队中,有一支队伍专为守护海洋生态而奋斗。这支队伍是海洋生态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刘佳玉是该志愿服务队的队长。

­  “环境问题关系到每个人,而海洋环境中的红树林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刘佳玉说,在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的支持下,该志愿服务队于2014年成立,致力于普及海洋生态知识,推广全新海洋生态修复模式,建立海洋生态守护联盟,打造凤林湾红树“生态长廊”。

­  清除红树上的藤壶、查看红树生长状况……每周刘佳玉都会带领志愿者去种植红树;同时,团队还在联盟的配合下,走进社区和书院为市民普及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  今年,在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该志愿服务队孵化的“万棵红树等鲎来”海洋生态科普志愿服务项目获得铜奖。刘佳玉介绍,该项目旨在通过红树种植,固岸护堤,用海洋生态堤坝净化海水,恢复或再造适合鲎生长的环境,再通过引导,科学放生鲎,逐步恢复一处鲎的栖息地、保护地。接下来,刘佳玉将进一步创新,将凤林湾种植区域划分为四区域种植,成为面向在地台胞、社区居民、文明单位、文明校园都可参与的志愿服务基地。

­  厦门飞鹰救援队:关爱生命及时救援

­  飞鹰救援队参与台风救援。

­  昨日,集美区“灾害救援·飞鹰同行”飞鹰救援队生命救援关爱项目,在2018年厦门市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先进典型活动中,被推选为“最美志愿服务项目”。

­  集美区飞鹰救援队是集美区第一家专业的民间救援组织,自2017年成立以来,开展了各项防减救灾工作,并多次协助警方寻找走失或失踪人员。

­  杜丽娥是飞鹰救援队的一员,救援队刚成立时就加入了。“我们做的可能只是件小事,却能改变别人的一生。”杜丽娥说。上个月,灌口14岁女孩小琳失联46小时的消息,牵动了厦门不少人的心。杜丽娥接到救援寻找任务后,跟着其他队员从岛外到岛内,最终找到了小琳。小琳由于家庭原因,心理上产生了一些障碍。杜丽娥组建了个微信群,时常带小琳去爬山、跑步。如今,小琳整个人开朗许多。

­  此外,今年,飞鹰救援队在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援下,增加了4辆拖车和6条冲锋舟。队长赵盛奇介绍,今年他们加强了水上救援训练等,希望更专业地开展救援。(海西晨报记者崔易、宗琴,通讯员许启明)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全国首个“数字化物供”助邮轮经济快速复苏
  • 厦企奋战“开门红” 生产开足马力
  • 冷暖气流交锋今日阴雨 明起新一股弱冷空气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