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海峡两岸白内障及角膜病高峰论坛在厦举办

闽南网   2018-12-03 11:08

  院士工作站的建立,不是靠个人,而是靠整个团队的带动。任何单位、团队的发展,都要以自我培养为主、引进为辅。

  要有创新,每年都要有些成果,比如出一本书、取得一些科研成果、发表相关文章,或者是拿到一些奖项。从小做大,从弱到强,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相关专科在国内做出影响力。

  福建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林学理

  2009年起,福建省开始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至今已有超过200个工作站成立,走在全国前列。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引进眼科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从14年到今年,由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到冲刺国家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年年都有新进步。

  希望工作站能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走上更高层次,发挥引领作用,助力打造福建医疗高地,并以此带动眼科学界水平总体提升,争创全国模范,扩大对外交流,走出“国际范”。

  

  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孙卫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整体提高厦门市医疗技术水平。近几年来,主要着力于院士专家工作站、双主任制、名医工作室的建立。

  谢立信院士指导下的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立早,成效显着。应该说,这次获得“示范”称号,也是志在必得。

  希望通过这两天的论坛活动,能把这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办得越来越好,为厦门建立本土优秀团队、吸引更多人才来厦,以整体提升厦门医疗技术水平。

  台湾中坜大学眼科医院院长林鸿源

  大陆的优势在于病人数量多,所以医生的技术是非常好的;台湾的特色在于,相关手术起步早、人口少,手术“精致化”。两岸各自的优势,是非常适合作为交流项目供大家进行交流、学习。

  大会现场座无虚席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门积极探索文旅康养之路 “在路上”让银
  • 厦门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七连冠”
  • 厦门一批文明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