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峡两岸文博会为媒 两岸企业融入“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海峡两岸文博会对台特色越来越凸显,也越来越国际化。两岸展商看中这一平台,看得更远——希望在大陆站稳脚跟后,无缝接轨,进而融入“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关公夜读《春秋》“液体金”雕像
在“台湾文创书店”展区,在厦创业的台青侯彦志将自己设于曾厝垵的4928涂丫闲画佳尝馆搬到了展场。“不只卖杯子还兜售故事”的侯彦志告诉导报记者,他的梦想是“china(瓷器)梦”,也是“China(中国)梦”。在他看来,每个瓷杯背后都有一个爱的故事,“一辈子,一杯子”,他要把爱传递给全中国,甚至全世界,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和他坚守的瓷器文化刚好是契合的。
在台湾工艺发展协会的工艺艺术品展区,导报记者看到了各种“亮瞎眼”的“液体金”工艺品:有关公夜读《春秋》的雕像,有颐和园的牛,还有各种造型的作品。这是台商、亿路发(厦门)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宇廷负责推广的戗金艺术装饰品牌“藏金阁”,也是第一次亮相文博会。张宇廷告诉导报记者,黄金风格除了在大陆,在东南亚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都很受欢迎,他想借助展会让更多人知道,让中华传统鎏金再现。
而在文博会海沧展区,有文创旅游类、油画、玛瑙、雕塑、创意蝶画或工艺品、漆画、漆器、天然香等11家在地企业到场参展,较全面地囊括了海沧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长期以来致力于研究、发掘、探讨东亚艺术品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鸿风堂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充杰介绍,借力“一带一路”,他们这些十八九世纪中国风格的艺术品已行销出口到阿联酋等中东国家。漆里艺术营相关负责人卢平安也表示,他们以传承中国漆手工艺和文化为己任,并强化与台湾、东南亚地区漆艺界的沟通互动,积极向海外输出推广中国漆艺的文化影响力,希望利用文博会这个平台,进一步提升品牌能见度。(记者陈成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