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中村修二在厦门讲LiFi的未来

海西晨报   2018-09-14 08:57

­  2018年第七届国际新材料大会开幕现场。

­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四位海外院士,两位国内院士……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500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与会。显然,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与会嘉宾名单。

­  昨日上午,2018年第七届国际新材料大会在厦门开幕。作为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五届人才项目资本合作展的场外活动之一,本次大会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会围绕新材料前沿动态、先进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下一代信息材料、智能电子材料与集成电路、新型纳米材料、能源和环境材料、新材料基础科学、新材料的加工和制造等诸多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  与会嘉宾中最受关注的当属2014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中村修二。他因发明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被称为“蓝光之父”。会上,他分享了自己研发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的技术历程,以及接下来固态照明技术的关键发展趋势,他也因此被誉为“21世纪的爱迪生”。

­  中村修二表示,蓝光、绿光、红光LED的发展是一个大的趋势,而传统的LED产业的发展有很多光污染,未来,应更注重解决污染问题,才能使得LED产业成为一个更好的产业。

­  中村修二在演讲中认为,“未来,用蓝光雷达二极管替代所有的红外线二极管进行通讯,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又叫可见光无线通讯(LiFi)。”WiFi是微波无线通讯,而蓝光激光的频率更高,带宽可以更宽。这项技术可通过LED的照明设备实现,但目前的研发生产费用还很高,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不过,不少智能手机公司都在关注着这项技术的发展。(记者 蔡樱柳 通讯员 薛岚)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省市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一季度厦门552个项目
  • 找寻历史记忆,弘扬“文龙精神”!专家齐聚
  • 苏迪曼杯羽球赛上午在厦开启战幕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