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百名民兵圆满完成为期5天民兵应急连集训

海西晨报   2018-05-14 09:32

­  

­  每年7月至9月是厦门的主汛期,也是抗击台风的关键期。随着主汛期的到来,翔安区及时开展2018年民兵应急连集训。5月11日,为期5天的集训活动顺利结束,100名参训民兵苦练基本功,进一步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

­  突出训练应急应战能力

­  据了解,目前翔安区基干民兵队伍数量20多支,种类由应急、支援、储备调整为应急、专业、特殊队伍三类,而此次参训的100名民兵均为应急类民兵,来自翔安区各镇街和保安公司。

­  此次集训的重点很突出,就是以提高民兵的应急应战能力为主。据悉,集训采取早出晚归的形式组织,安排授课辅导、参观见学、队列训练、轻武器操作、理论和技能考核、实弹射击共六项内容。集训期间,队员们严格按照翔安区人武部训练计划,系统学习了民兵常识、国防教育、防汛抗台、森林灭火、维稳处突等内容,并进行操作训练,掌握基本的民兵应急装备操作技能。

­  “我们必须苦练过硬的军事本领,随时准备参加各类应急行动,认真履行民兵的各项义务,积极参加战备执勤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在集训第一天的动员大会上,陈彬彬作为民兵代表上台发言。

­  构建新型民兵力量体系

­  “向左转,齐步走!”随着一声声响亮干脆的口令,队员们迅猛并瞬间动作到位,一丝不苟地重复练习,无不体现出他们对此次集训的认真投入。

­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翔安区人武部部长郑荣府告诉记者:“我们在新一轮军改以后,开展了新一期的民兵应急连集训,这也标志着翔安区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已进入规范化、常态化的新阶段。”郑荣府表示,翔安区贯彻上级民兵调整改革的要求,压缩数量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创新编组模式,提高编组质量,将构建一套以普通民兵为基础、基干民兵为骨干的新型民兵力量体系。(晨报记者陈晓青 通讯员余庆东熊焕)

­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开园
  • 我国首艘光伏+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完成厦门
  • “国家宝藏”特展在厦门启幕 免费展览至8月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