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昨在厦门玩“变脸” 明起雨将越下越大
“我的天啊!太神奇了!”
对昨天厦门的天气,市民们纷纷发出这样的感叹。
暴雨突如其来,来得快去得也快;这边大雨滂沱,那边却太阳当空。周末要出门的市民,被老天爷的数次“变脸”弄得哭笑不得、无所适从。
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昨天早上10点,厦门岛内,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大块大块的乌云,随后乌云就连在了一起,像是一个大锅盖盖住了天空,伴随着大风,乌云也越来越低,随即电闪雷鸣,给周末睡懒觉的人送去了“起床看海”的问候。
雨的声音,先是沙沙沙地下,接着是哗哗哗地下,最后是啪啪啪地下,雨如豆,重重拍打在路面上,想出门的人却步了。风雨大作,出门的人即使带伞,也尴尬地“湿身”了。
大雨狂注了一个多小时,才渐渐有收手之势,趁着这个时机,要出门办事的市民赶紧出门。可是,大雨、积水,加上延迟出门,路上随处可见堵车,汽车排成“长城”。
所有人都以为,下午仍会有暴雨,不料,中午时分,雨停了,气温升高。到了13时,太阳出来了,禾祥东路上的几名男子热得脱了外套,只穿短袖。
“北边日出南边雨”
有趣的是,岛内和翔安地区乌云密布、大雨滂沱,而集美和同安北部却“颗粒无收”。气象专家称,之所以出现这种“北边日出南边雨”的现象,与当前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有关,未来几天,厦门极可能还会出现局地的雷阵雨或强对流天气。“那个炸雷好响哦,都以为要下雨了,结果一溜烟工夫天又放晴了。”在同安某市场做生意的黄大姐称,雨落不下来,太阳又不退,这样的桑拿天更加让人觉得闷热。
别说下雨,昨天上午集美北部一带连风都没怎么刮。在集美某大学的冯同学,接到女朋友打来的电话,说岛内此时此刻正下着倾盆大雨,马路上都是积水。在篮球场上打球的冯同学,看了看头上毒辣的太阳,再打开手机看到女朋友上传的各种大雨照片,厦门半雨半晴的天气着实让他感到惊讶。
如此怪异的天气,滴滴司机陈先生声称,还是第一次遇到。上午9点45分左右,他行驶在滨海西大道时大雨滂沱,“可是,车子向西行驶不到两公里,接近集美大学后,路面又是干的”。
随后陈先生再度接单,再往东“追雨”。一路上,又是风雨交加。海边出现了一条明显的降雨分界线。
导报记者从厦门市气象台了解到,之所以出现这种“一边日出一边雨”的现象,主要是白天阳光猛烈,大地不断升温,热空气不断往上走,遇到高空的冷空气,双方开始猛烈“交战”。因为大地上热空气向上的运动并不均匀,所以,雷阵雨经常就这儿下,那儿不下。气象专家表示,在厦门的夏季,这样的天气并不算奇怪,常常是一街之隔两种天,出现民谚里“夏雨隔牛背,鸟湿半边翅”的现象。
雨还会下,明起更大
昨天上午11点,厦门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中午,一直到后天,还会出现阵雨或雷阵雨的现象。5月7日夜间-8日白天,冷暖空气主战场东移到福建中南部,切变线过境前后,厦门的雨也会明显增大,预计雨量可达中雨量级。也就是说,从明天开始,厦门这场雨将越下越大!
这次降水量为什么这么大?据介绍,这次的雨,不仅汇集了太平洋和南海的水汽,还用上了已渐入佳境的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此外还遇上了副热带高压在广东福建强势隆起,三股力量强势叠加。
这一波降雨,对厦门的农业而言却是重大利好消息。今年2月份至今,厦门的降水量一直偏少,正在向气象中旱发展,旱情对厦门的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从昨天开始,持续的降雨,有利于花生、地瓜的种植生长,对胡萝卜和百香果也有很大帮助。
对于长时期缺水的种植业灌溉来说,本次降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降雨对农作物、城区树木等的生长较为有利,尤其利于春播及夏播作物的成长。对于厦门的广大农民兄弟而言,这将是一场“及时雨”!
在这里还是要啰嗦两句:接下来几天,要出门的市民,带把伞总是没错的;有车的小伙伴,千万不要洗车。(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文 陈巧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