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新零售平台 300多家厦门母婴门店尝鲜

厦门晚报   2018-04-13 19:04

­  想要自家宝宝吃原装进口奶粉,穿实惠又好看的衣服,玩好玩又安全的玩具……为了宝宝,妈妈们总是不吝于花钱。而且每个宝宝基本上都有4-6位有购买能力的亲人。随着“二孩”政策的施行,厦门的母婴用品店像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两年,面对线上“气势汹汹”的电商“侵袭”,线下实体店面临着新突围战。 文/记者 张海军 图/陈立新

­  【市场现状】

­  80后90后的新妈妈 习惯在网上为宝宝花钱

­  爱婴室、爱虾米、可爱母亲、阳光宝贝……这些年,厦门的母婴店开了不少。甚至有的社区周边,母婴店多达六七家。同时,母婴店越做越大,门类越来越细,配套也越来越多,像游泳池、摇摇车等,几乎成为大小母婴店的基本配备。

­  虽然店开得越来越多,但是不少80后、90后的新妈妈还是习惯在网上为宝宝花钱。

­  住家周边的街道上有着五六家母婴用品店和两家超市,市民林女士却很少在这些店里消费,只有在等不及网购送货时,才会去实体店购买。林女士观察过这些门店,发现店里的货品既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有的牌子听都没听过,她怕不是正品,不敢购买。宝宝的纸尿裤、奶粉等,她都是在天猫、京东上的官方直营店买,感觉更放心。

­  市民张女士喜欢为宝宝囤货。去年,她生了一对双胞胎,纸尿裤、奶粉、纸巾的用量很大。去年“双十一”期间,网上婴儿用品折扣大,她一下子买了四五个月的消耗品;到了“双十二”,她又出手囤货。“买的实在太多了,家里都没地方搁了,只好放到单位的仓库里。”张女士说。

­  厦门母婴门店“大宝蕉”的店主翁先生说,目前,母婴门店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再加上电商、微商等销售渠道冲击,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  【突围招数】

­  想办法进入消费者的手机 就是最好的营销

­  翁先生说,未来的营销不需要太多的销售渠道,只需要你的产品和品牌进入消费者的手机,这就是最好的营销。他说,厦门很多母婴实体店都在往这个方向转型。

­  在前埔附近的一家母婴用品超市,店里没有配备游泳馆、儿童理发等相关服务设施,但从奶粉、零食到衣服等产品种类应有尽有,主要突出一站式购买。

­  前几天,市民柳女士的同事生了二孩,她在这家店选购了婴儿消耗品去看望同事。店员一直推荐办会员,柳女士发现会员购买两袋纸尿裤可省好几十元。她关注这家店的微信公众号,成为会员。

­  翁先生说,如今大多数的新妈妈是80后、90后,利用手机微信聊天、沟通是她们的习惯,母婴实体店开通微信群是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不少母婴店利用微信朋友圈进行营销,随时解答妈妈们从早孕至产后遇到的所有问题,增加与客户群的感情交流,通过优质服务进行口碑传播,从而增加销售。有些问题,就算店主回答不了,群里的妈妈们也可以互相交流。

­  加盟新零售平台 300多家厦门母婴门店尝鲜

­  厦门的母婴用品门店也在尝试用新零售的方式打开局面。最近,国内母婴B2B(商户对商户)平台“海带”宣布将正式派出超过20人的新零售技术顾问团进驻福建地区,计划为包括厦门、漳州等地的近2000个线下母婴门店提供上门服务,帮助本地母婴门店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转型。海带网创始人兼CEO朱宝金对本报记者说,福建地区的母婴门店都在积极探索新的零售方式,目前有近2000家母婴类线下门店在“海带”平台上进行了注册,其中仅厦门一地就超过300家。

­  朱宝金说,“海带”构建了品牌直供货源,已经与欧洲、澳洲及日韩等地100余家品牌商建立了直接联系,可帮助社区母婴小店搭建线上商城,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帮助社区母婴门店的用户覆盖范围变得更大。通过配套的管理体系,门店可以掌握消费者的产品使用周期,优化对库存的调控,减小资金运转压力。

­  “海带”已经为翁先生的“大宝蕉”门店提供了门店、PC、无线端(App+微信/淘宝)的建店系统和管理后台。翁先生说,使用海带网后,销量有所增长,关键是仓储、运输等环节的成本降低了,有了更多的利润空间,让他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与电商在价格上竞争的勇气。

­  B2B平台优化进货渠道

­  传统模式

­  海外经销商(品牌商)→海外贸易商→中国贸易商→批发商→小B卖家

­  “海带”模式

­  海外经销商→海外贸易商→“海带”→小B卖家

­  注:每一层都要抽取5%-7%的利润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2025两岸残障人士交流嘉
  • 闽台乡建乡创合作论坛在厦门举行
  • 从标准化养殖到全产业链发展 厦门助力彭阳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