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狼人杀” 大学生被“游戏主播”骗了

海峡导报   2018-02-01 09:36

­  寒假来临,各学校陆续放假,学生朋友们注意啦,骗子寒假不“打烊”,他们还变着法行骗,而且把学生当成了一个“大目标”。

­  昨日,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发布预警,1月份以来,全市接报涉生诈骗警情56起,其中多以买卖游戏装备、买卖手机、冒充客服、兼职招工诈骗为主。

­  案例

­  玩网游,被“游戏主播”骗了

­  大三学生小李平常有玩“狼人杀”手游,两天前,他在玩网络游戏时认识了一游戏好友,并互相添加了微信。

­  在微信中,对方自称是“游戏主播”,还说“因业务需求想再招一名助理”。当时,小李想着自己也放假了,正好有时间,当助理还能赚点“外快”,就答应了对方。

­  之后,这位“游戏主播”先后以“交押金”、“购买设备”及“借款”等各种理由,多次让小李转账,一共转了7623元。

­  然而,昨天小李突然发现自己被对方拉黑了。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立即报警。

­  警情

­  一个月,56起涉生诈骗

­  据统计,今年1月份以来,全市接报涉生诈骗警情56起。除了小李上当受骗,还有很多学生遭遇不同骗局。

­  近日,大二学生小刘被自称淘宝客服的人以其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要给其理赔,其后多次通过支付宝借贷平台借款,共计被骗9685元。

­  还有,初二学生小吴玩“炫舞时代”手游时,看到低价出售金币的虚假信息被骗4000元。

­  初三学生小陈在QQ群里看到低价购买苹果手机被骗1038元。像这样的涉生诈骗警情还有很多。

­  揭秘

­  骗学生,主要有四种骗术

­  民警发现,在这56起涉生诈骗中,骗子们主要采取4种方式骗财。

­  第一种,买卖游戏装备被骗。嫌疑人事先在游戏平台发布虚假低价买卖游戏装备、账号的信息,诱骗受害者上钩后,以“先付款,后交货”的方式实施诈骗。

­  第二种,购买低价、二手数码产品被骗。嫌疑人在网页、QQ群、微信群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诱骗受害者与之联系,后以“保证金”、“押金”等理由要求受害者转账汇款。

­  第三种,招聘寒假工。嫌疑人抓住受害者想利用寒假时间兼职、打工赚零花钱的心理,抛出“日结”、“轻松”等诱人“工作条件”,对受害者实施诈骗。

­  第四种,冒充电商客服。以受害者之前购买的产品有质量问题需要进行退款退货,并引导受害者到借贷平台借款实施诈骗。

­  提醒

­  “3招”防范寒假诈骗

­  民警提醒说,学生们可以采取3招防范此类骗术。首先,学生应合理安排假期时间,不要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游戏交易时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校方、家长也要尽到监督管理的职责;

­  其次,接到自称客服要求退货、退款的电话,一定要立即与卖家或者电商平台官方客服联系核实,不要轻易在借贷平台借款;

­  另外,学生朋友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找寻寒假工,不要轻信网上所谓的“轻松、快速赚钱”的虚假信息;如遇诈骗,第一时间拨打110进行报警。(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文 陶小莫/漫画)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门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启动 近百场活动让
  • 厦门:回湖里读初中 今起可预约登记
  • 同安区:全力以赴抓项目 聚势赋能攻产业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