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音乐教师陈珊获“全国优秀艺术人才奖”

厦门晚报   2018-01-25 16:18

­  陈珊演唱原创歌曲《孝是中华无价宝》。

­  陈珊和翔安区德孝教育研究会会长陈青松。

­  陈珊是翔安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近日,她登上央视舞台,演唱了原创孝道歌曲《立德行孝》和《孝是中华无价宝》,先后获得《中国乐坛》2018春节联欢晚会(录制)“优秀演员”称号、2018CCTV《感恩中国》迎春晚会“最佳表演奖”以及“全国优秀艺术人才奖”。昨日,她从北京载誉归来,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  天生对曲调敏感,从小就喜欢即兴编唱

­  陈珊告诉记者,她从小就爱唱爱跳,常即兴编一些歌曲逗父母开心,是家里的“开心果”。她天生对曲调比较敏感,歌仔戏几乎听一遍就会唱,连续剧的主题曲也几乎过耳不忘。

­  她说,在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专业学习时,她特别喜欢原创歌曲,没事也会自己“瞎编”,经常会根据几个同学在一起学习生活的场景,编出一些曲调,“瞎唱”制造气氛。同学听了都很开心,有人还会调侃:“这个人又开始发疯了。”

­  平时,她也会写一些小曲自己收藏,遇到好听的歌曲,就会研究歌曲的曲式、旋律特点、音乐风格等。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曲子,就会把旋律背下来。她说:“就像写文章要阅读很多文学作品、积累词汇,作曲者的脑子里也同样要有很多美好的旋律收藏着。”

­  工作后频出佳作,与闺蜜合创多首歌曲

­  大学毕业后,陈珊回到家乡翔安,成了一名小学音乐老师。工作后,她仍保持着编曲的爱好,但都是娱乐性质,真正创作出完整的作品,是在2012年。当时,她和几个朋友到漳州长泰游玩,当地正好在征集原创歌曲。同行的宋永贤是同安区文化馆的本土作家、词作者,当即写好歌词,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陈珊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唱成一首歌。宋永贤听了很惊讶,鼓励她把旋律记录下来,进行完整编排后打稿。陈珊回家后,把曲子谱了出来,宋永贤帮忙投稿。歌曲不仅入选,还被评为长泰县最受欢迎的旅游歌曲之一。

­  自那以后,陈珊佳作频出,还带着自己的闺蜜、小学语文教师戴燕燕进入这个领域。戴燕燕喜欢研究闽南童谣,她作词,陈珊作曲,为翔安多所学校创作了校歌。两人合创的闽南话励志歌曲《马上行》、《斗阵恰恰恰》,曲调催人奋进、慷慨激昂,唱出了当代创业者的心声,在翔安区马巷青年促进会及妇女创业者协会广为传唱。

­  重视德孝教育,让学生从懂得感恩做起

­  作为小学教师,陈珊和戴燕燕对学生的德孝教育都非常重视。陈珊说,她经常会在课余了解学生们平常在家的一些表现,教育他们要做懂得尊老爱幼的孩子。她说:“要成为有孝心的人,首先要懂得感恩。我会问学生,你这几天在家里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他们也乐于和我分享。我告诉他们,当你懂得为父母付出,懂得感恩的时候,就是孝;当你懂得跟小伙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就是德。一个孩子如果只会读书,不懂得这些道理,长大了也只是一个高分的人,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人。”

­  2017年,应翔安区德孝教育研究会会长陈青松的邀约,陈珊和戴燕燕为研究会创作了会歌《立德行孝》。她们深入了解了翔安区德孝教育研究会,戴燕燕很快写出了歌词,陈珊紧接着也谱出了曲子。歌曲创作完成后,研究会从会长到理事都反复聆听,并提出修改意见,多次修改后才最终确定。

­  将继续创作德孝儿歌 希望更多人一起弘扬

­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珊看到厦门市朗诵学会会长彭鹭创作的歌词《孝是中华无价宝》,被深深打动,于是主动联系彭鹭,为歌词谱了曲。相比《立德行孝》的恢宏大气,这首歌更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她的父母和身边的一些朋友都特别喜欢,尤其是她的母亲,几乎每天都会用手机反复播放。

­  去年,得知央视《德孝周刊》征集歌曲的消息后,陈珊以这两首歌曲应征投稿,不仅歌曲顺利入选,她本人还受到央视的正式邀请,赴京献演。陈珊的演唱也大受好评,许多参加晚会的歌手表示,要把这两首歌曲带回到家乡去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一起传递正能量。

­  “这两首歌算是抛砖引玉,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一起来弘扬和传播德孝文化,对孩子进行德孝方面的教育,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下一代。”陈珊说,接下来,还会继续创作德孝系列的儿歌,把德孝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  【原声】

­  陈珊:“一个家只要儿女懂得尽孝,一定是温馨而美好的。我希望能创作出既接地气又能登大雅之堂的歌曲,通过歌曲告诉世人做儿女要尽孝。”

­  夏斯宾(2018CCTV《感恩中国》迎春晚会总导演):这两首歌曲的曲风不同,却各有千秋、别具风味。最为重要的是,陈珊把德孝这种宣传教育,用最温情的方式来呈现,像一股暖流注入到了人们的心田。(文/图 厦门晚报 记者 龚小莞)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门A级纳税人去年新增1.2万户
  • 厦门借助“街巷游”盘活历史资源 催生深度
  • 厦门一中思明分校今秋投用 将招收首批12个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