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在厦老伯危急关头推开车前3岁女孩 自己被撞飞

海峡导报   2017-12-06 10:05

  序号:01

  人物:外来务工者谭和平

  点评:“我是巷子里唯一的党员,那种时候就是一种考验!”当小车加速冲来之际,他舍生忘死地冲到车头,推开了车前3岁的女孩,一举拯救了两个家庭。付出的代价是,来厦务工的他,从此再也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

  湖里塘边社,熙熙攘攘,城中村里住着上千人。隔着三四百米远,随手拦下一位村民,打听老谭的住处。

  “你说的是那位救小孩的阿伯吗?噢,他住在……”一位居民热情地给导报记者带路。老谭在塘边社住了两年,原本一直很低调,但在今年夏天以后,村里居民几乎都认识了他。

  想都没想 危急关头推开女孩

  老谭,全名叫谭和平,今年58岁,湖北随州人。他是一位负责厨房设备的技术工人,来厦门17年,租住在塘边社。

  今年6月11日傍晚,他出门倒垃圾。这个时候正是饭点,热闹了一下午的巷子安静了许多。这时,一辆白色现代轿车正沿着“T”形路口往回倒车。老谭认识司机,“隔壁邻居老曾的儿子,平时经常打照面,估计有事情赶着要出去”。他站在路边不动,等着小曾把车开出去,再走过去。

  转头间,老谭突然看到,车前8米处站着一个小女孩。这是租住在对门的邻居家的孙女小霞,今年才3岁。“小曾看得见她吗?”老谭心里闪过了一丝不安。正在疑虑中,小曾突然启动油门,车头笔直地向小霞开过来。

  不知是受到惊吓或是其他原因,小霞愣在巷子中间。“快走开!”老谭一边喊着,一边向小霞跑过去。孩子还是没有反应。怎么办?轿车没有丝毫减速,车轮滚滚向小霞轧来,着急的老谭飞身一跃,抢在车前……

  他的身子还在半空中,伸手一把拽住小霞,往路边一推!他成功了,小霞踉跄地一跤坐在了路边。紧接着,他的右脚着地,还没来得及向路边退开,便被身后的轿车撞飞两米远,右腿失去了知觉,但意识仍旧清醒。

  后来,120把老谭送到医院,经诊断,跖骨粉碎性骨折,有可能会影响将来的劳动能力。从看到小霞,到拽开她,他被撞飞,整个过程不足3秒钟。

  在邻居王大姐看来,当时的情形比老谭描述的还危险。“轿车撞完老谭后,继续向他倒地的方向滑行,还好被巷子窨井盖上的一块石板给卡住了,才没碾上他。”这块窨井盖上的石板平时经常绊倒路人,但在关键时候却成了救命闸。“我救了她(小霞)一命,它救了我一命。”老谭豁达地笑着。

  与人为善 从来不计较得失

  3岁的小霞才上幼儿园小班,却非常懂事。每当遇见谭和平,她总会走上前来,问上一句:“爷爷的腿好点了吗?”

  看到她活蹦乱跳的样子,谭和平5个月来都没后悔过当时的举动,哪怕自己不得不拿一把椅子垫着腿上厕所,哪怕每天搬运东西都要侧着身走路……

  肇事司机也曾向他道过歉,小霞的家人也曾买来慰问品上门拜访,这些事都让谭和平感到欣慰。他的妻子在他出事后,从湖北随州老家专程赶来,照顾了他一阵,就又急着赶了回去。“孙女还小,需要她帮忙。”谭和平说。

  其实,这已经不是谭和平第一次“吃亏”了。就在如今仍然不太方便的右脚上,有一条深红色的伤痕,那是他2015年6月份,在园山南路和嘉禾路的交会处留下的。

  当时,老谭正骑着电动车正常行驶在路边,速度并不快。突然,一位带着小孩的妇女,骑着电瓶车逆向驶来,将没来得及躲闪的老谭撞倒在路边。

  老谭站起身,看到妇女载的小男孩摔倒在地上,额头受了点伤。他忍着痛,将小男孩带到诊所检查,自己随后前往曙光医院缝合右脚的伤口。妇女声称自己没钱,谭和平就自掏腰包,前后付了2000多元医药费。

  与人为善,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谭和平救小女孩的事迹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街道、塘边社区工作人员和辖区民警,都专门走进他租住的小房间对他进行慰问,同时为他积极申请见义勇为奖;他的同事也专程赶来,看望他们身边的这位党员英雄。

  当他牵着自行车,慢慢走在家附近的路上时,一些原来交流不多的邻居,也都会对他点头致意,和他打招呼。

  他是党员 他感动了一座城

  塘边社居民蔡国清说:“老谭等于是救了两个家庭。如果他当时没出手,小女孩有什么三长两短,开车的年轻人免不了法律的惩罚。”附近居民都知道这件事,没有一个不夸老谭的。

  老谭脸皮薄,受不了夸奖。他说,当时就发生在几秒钟之间,都是下意识的反应。“我是37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这条巷子里唯一的党员,那种时候就是一种考验!”老谭很认真地说。

  “厦门这座城市每年见义勇为的人那么多,我做的实在算不上什么,只是希望这个社会上能有更多的人遇到‘扶不扶’‘救不救’的情况时,能够主动去救人。”谭和平说。

  走进谭和平居住的简陋出租屋,令导报记者眼前一亮的是床上叠得方方正正的军用被子,有棱有角,摆放工整,一如部队里整理内务的要求。

  提起为什么要叠“豆腐块”,老谭说:“军人出身,就算脱下军装了,还是当兵时候的习惯。部队里讲究纪律、敬畏制度、注重细节的作风,影响我到现在,工作的时候还是这么要求的。”

  老谭的经济并不宽裕,现在每天还是在工地上工作,但他的伤腿到现在使劲时还会疼痛。医生告诉老谭,也许这辈子他都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了,他只能慢慢地做着,“我们当过兵的人,能吃苦,这点不算啥”。

  “这样一位身边的好党员,真正感动了一座城。”湖里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枫表示,湖里街道在积极推进城市基层党建过程中,将继续积极挖掘、宣传一批像谭和平这样的身边好党员,树立起特区党员先锋的典范,让正能量传递到每个角落。(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文 陈巧思/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丝路海运”石材航线累计运量突破800万吨
  • 厦门市真金白银促进产业链深度合作
  • 毕业生寄件忙 多家快递企业进厦大设临时站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