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全市3.8万名教师将进入9万多个家庭家访

海西晨报   2017-10-29 08:39

­  厦门会晤前,厦门市教育局已经组织过教育局干部、学校领导、教师进社区家庭活动。昨日,由厦门市教育局局长郭献文带头,开始了第二轮进社区家庭活动。

­  市教育局局长郭献文(左二)与李同学(右一)及其父亲(左一)聊生活、学习。记者 陈璐 摄

­  作为从2007年延续至今的“三项主题”活动之一,家访的形式于现在看来虽然有些“老土”,却是活动的重点环节———这是家校联结的最直接窗口。市教育局局长家访,都与学生、家长聊些什么?

­  鼓励孩子再接再厉

­  从金鸡亭中学前往洪文一城中村的路上,仅10分钟的车程,郭献文已经把金鸡亭中学初三李同学的基本情况了解了个遍———包括性格、喜好、平时成绩等。

­  到了李同学家租的房子,郭献文和金鸡亭中学校长、李同学的班主任开始家访。20分钟的家访,郭献文没停下来喝一口水,与李同学一家由学校聊到生活。

­  “我刚才和班主任了解了一下,孩子很不错,挺聪明的。”家访一开始,郭献文便与李爸爸提起了李同学的强项科目———数学。郭献文历数了李同学的几次数学成绩,鼓励他再接再厉,“你对数学比较感兴趣,还要再加把劲”。

­  李同学喜欢体育,郭献文还特地与他聊了聊体育科目,关心李同学中考体育打算选报的项目。“我除了1000米比较弱一些,其他项目都可以。”刚开始和郭献文交谈,李同学有些腼腆,但说到自己的强项,他微笑了。李爸爸也兴奋地跟郭献文说起儿子的体育天赋,“他说喜欢体育,我们就支持他练。小学时他拿过两块奖牌,有次脚受伤了,让他别跑了,他还是坚持”。

­  关心孩子吃穿住行

­  “晚上几点回家?回家以后怎么安排?”聊完了校园生活,郭献文问起了李同学的课余安排。因为李同学的父母均为外来工,平时工作繁忙,郭献文尤其注重李同学的生活轨迹;当他得知李同学是个很懂事的大男孩时,连声夸赞:“很不错,家教很好。”

­  花多少时间完成作业?早上几点钟上学?会不会感到辛苦?郭献文与李同学细细打听了初三的学习日常,希望了解他们的学习压力情况,是否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  每天中午放学后,由于乘坐公交车回家要耗费很长时间,李同学一般不回家吃饭。郭献文特地询问李同学平时在哪儿吃午饭。当他得知李同学是在金鸡亭中学食堂吃饭时,还跟校长了解了午餐的价格以及菜色、营养搭配等,并且强调了校园食品采购、制作等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你上初三,要多吃一点,不要怕胖,好好长身体。”郭献文认真地说。

­  了解家长陪伴情况

­  郭献文还与李同学的家长谈了平日家长的陪伴情况,交流了育儿理念。“成绩好不好我们并不太在意,能读得好当然不错,学不好也没关系,没给他太大压力。”李爸爸表示,自己的教育理念比较宽松。郭献文赞同李爸爸的观念,但他建议,应该给孩子定个目标,让孩子能有拼劲,“家庭其实很重要。家长不一定要天天给孩子课业辅导,但对孩子的思想、心理要多关注,和学校多配合”。(海西晨报 记者 陈璐)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假期最后三天鹭岛多雷阵雨 气温起伏不定
  • “五一”观影乐享优惠 厦门市相关部门、影
  • “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公测前两日迎客超80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