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滚蛋谷”到底有多危险?记者亲身体验

厦门日报   2017-09-12 15:56

­  就这样,摸索着一点点在半人高的草丛中穿行了十几分钟,终于来到滚蛋谷的“核心区”——无数巨型卵状石块毫无规则地堆在一起垒成山,这些石块表面较平整,个别地方的突起、凹下处,是爬山时可以支撑手脚的着力点。抬头一看,这些“巨蛋”石头好像要从山顶滚落下来,滚蛋谷也因此得名。

­  横在记者面前的几块巨石,最高的可达三米,而两块石头之间的间距,有的几乎达到一米多,在五名队员的专业指导、协助下,记者才手脚并用地爬上一座“小峰”。在一块几乎垂直地面的石壁前,底下一名队员伸出脚做“梯子”,上面一名队员用力拉手腕,才将记者“送”上石头。

­  上山这段距离不足半公里,记者却整整攀爬了四十多分钟,坐在石头顶端,双腿发软,衣服全被汗浸湿。

­  下山好惊险

­  连跨带跳全靠滑!

­  地上全是碎石子,我要从不足20厘米宽的小坡道滑下去了——这是放弃返回下山时的惊慌。

­  爬到山谷大约五分之一处,已快下午五点,记者放弃继续向上攀爬,一行人原路返回。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的确,在滚蛋谷,下山几乎全靠“跨”“跳”“滑”

­  遇到两块间距较大的石块,只能靠两名队员辅助保护,大步跨过去。在一处上下落差达到两米多的大石块前,记者只能靠队员托举,背靠石壁蹭下来,“所以,没有专业人员带路指导,硬要‘征服’这些大石头,十分容易受伤。”队员告诉记者,在以往的救援中,不时会遇到从石块上跌落,摔下受伤、甚至骨折的

­  小插曲:头顶枝蔓多,记者帽子不小心被打掉了,队员随后跳下帮忙捡。

­  连跨带跳地爬下“巨石阵”后,面前被杂草堵住的下山小道更是难走,加上此时双腿已酸得不听使唤,记者只能在队员搀扶下,侧着身子,一点点向下“滑”,一不小心,直接摔个“屁股蹲”

­  差不多用了近一个小时,一行人才回到地面。此时,天色也渐渐暗下来,远处的山谷,变得漆黑一片……

­  最终,当双脚终于踏上平地,揉着酸痛的腿,心想总算下来了,好险。

­  看完记者体验,你还敢去冒险?(记者:王玉婷 见习记者 徐晓)

­ 

­

­ 

­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455艘船舶归港避风 高崎渔港打造渔民信赖的
  • 厦门:去市中医院就医可呼叫无障碍专车
  • 2025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厦门分赛区选拔赛圆满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