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区将精准发力促民生发展 让百姓乐享宜居宜业城区

海西晨报   2017-08-17 08:43

­  “到2020年建设42个义务教育项目,新增34194个义务教育学位;全区医疗机构开放床位数达到2400张以上……”昨日,在翔安区委四届六次全体会议上,会议主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翔安区就百姓关注的转产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城乡民生基础设施五大方面,提出了精准发展的“小目标”,未来三年,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  就近获得养老服务

­  近日,火龙果明星村翔安大宅社区喜获每亩约8000斤的高产量,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300余户农户都加入了专业合作社。此外,火龙果园区内还建设一批民宿和休闲旅游设施,这种立足本土资源的社区发展模式是翔安区转产就业一个成功探索。

­  翔安区提出,到2020年,要切实用好人均15平方米集体发展用地,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新型业态;同时,还要为转产就业村(居)民完善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等政策,鼓励城乡居民创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优化、充实居民的“钱袋子”。

­  在社会保障方面,构建多层级的养老服务体系被提上议程。未来3年,翔安区将优先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加快推动农村幸福院全覆盖,创新“互联网+”“社工+义工”等养老服务模式。

­  到2020年,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40张以上,实现镇街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比例达到60%以上,让老年人就近即可获得便利的养老服务。

­  家门口有优质教育

­  未来3年,翔安区将新扩建幼儿园49所、中小学校42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7万个、义务教育学位3.4万个,还将创新办学机制,通过“集群化办学、集团化管理”,优化翔安区教育资源配置;同时,继续深化合作办学,推进合作校一体化管理,加快推动翔安职校达标建设。

­  同时,力争到2020年,学前教育高水平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99%以上,建设各具特色的中小学校、幼儿园,让翔安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

­  在解决村(居)民“看病难”问题,翔安区把保障百姓健康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将加快完善区、镇街、村居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全力支持厦门第五医院发展,加快厦大附属翔安医院建成投用。此外,还将推进与厦门大学合作的厦门(翔安)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基地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

­  在2020年,翔安区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达到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24人,新增1家三甲医院、1家三级医院、1家高等专科医院,进一步提升翔安区医疗服务保障水平。

­  让翔安更宜居宜业

­  翔安区梳理出重点解决交通出行和管网配套这两个最突出的短板问题,提出在道路交通、污水处理、管线工程、垃圾治理、防洪排涝、绿化景观、智慧城市等方面加大投入,不仅要做好翔安机场、轨道交通、第二东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还要优化路网格局,优化翔安大道、翔安西路、洪钟大道等主干路网体系建设,全力打通一批“断头路”;同时推进公交优先战略,加密城乡公交线网,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多方便。

­  预计到2020年,翔安区将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5.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的目标,让百姓乐享宜居宜业的翔安新城。(晨报记者袁晓敏 洪丽敏 通讯员林瑞声 余庆东)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一箱到底”省钱省时 首趟丝路海运“一箱
  • 第二十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在厦门开幕
  • 由厦大师生自主研发 厦大翔安校区启用无人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