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小伙高考后打工赚生活费 瘦弱肩膀撑起半个家
海涛的家,是一处祖上传下来的土房子。历经风雨,如今已破败不堪
爱心档案
姓名:叶海涛
毕业学校:同安一中
高考分数:439分(理科)
录取院校:厦门理工学院
预计学费:6960元/年
上了大学,我要好好读书,将来毕业了找一份好工作,回家盖一栋新房子,我想给爸妈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新圩镇凤路村,翔安区大帽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这里已是厦门的边界地带,再往北,就是泉州南安。
村子里,不少人盖了新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个瘦弱的小伙子站在路边,给我们领路。“我家不好找。”他笑了笑说。顺着他领的方向,我们来到一处小平房。与四周耸立的新式小楼相比,这处矮小的老宅的确很不显眼。
小伙子叫叶海涛,一米六几的个子,体重才90多斤。爸爸患病后,这些年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和妈妈一起撑起了这个家。
老宅摇摇欲坠 台风天历惊险
海涛的家,是一处老宅,祖上传下来的土房子。历经风雨,如今已破败不堪。放眼望去,家里只有一台15英寸的小电视、一台冰箱,此外再也看不到什么像样的电器。
海涛的卧室,位于老宅一角。窗子很小,若不点灯,白天几乎见不到亮光。一抬头,一块大塑料布横贯在半空。“屋顶是瓦片,已经旧了,常常会掉东西下来,所以就拉了一块塑料布挡一挡。”海涛说。
塑料布下,是斑驳的墙面。一张床、一台落地扇、一张书桌、一个小木柜,就是这屋里所有的陈设了。
就在这个屋子,海涛曾经死里逃生。去年9月,超强台风“莫兰蒂”登陆厦门。凌晨两三点,妈妈忽然听到一声巨响,赶紧冲进海涛的房间,拉起熟睡的儿子就往外跑。原来,一块巨大的铁皮被狂风吹起,砸向了海涛家的屋顶。水流如注,很快涌了进来。
看着摇摇欲坠的老房子,母子俩惊魂未定。好心的邻居叫他们赶紧过去躲一躲,母子俩这才有了个栖身之所。
爸爸常年住院 家里入不敷出
6年前的一次意外,爸爸不幸患病、残疾,需要常年住院治疗。从此,家里剩下海涛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更难了。
海涛家里有一亩多田,种着蔬菜。有时候能卖掉换点钱,但也有很多时候,菜根本卖不出去。妈妈又去村子里的工厂找了个活儿,还抽空帮人缝雨伞,或者去别人的田里帮忙干农活。
一个月下来,收入好的时候,能有2000多元;差的时候,只能赚六七百元。而爸爸住在医院,经过减免医药费之后,伙食费和生活费每月大约还需要1000元,家里经常入不敷出,至今还欠着外债。“我妈不识字,从我爸住院以后,医院里的事情都是我在管,要和医生沟通,有时候还要去医院办手续、看我爸。”海涛说。从他家到爸爸住的医院,每次路上就要花去三个小时。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了半个家。
高考完就去打工 自己赚生活费
高考结束,才休息了几天,海涛就马不停蹄地踏上了打暑期工的路。
“我和同学一起去,在一个工厂里做环保袋,一个小时10元钱,一天9个小时。我做了近一个月,算一算应该可以拿到2000元钱。这个钱我打算上大学的时候带去当生活费,就不问家里拿钱了。”懂事的海涛这样说。
虽然日子清苦,海涛的心里却充满感恩。他说,上高中时,学校帮他申请了国家助学金,一年有1500元,拿了两年;镇里也给他们家送过慰问品;现在他考上了大学,在海峡导报和市教育基金会的帮助下,又将有爱心人士捐助他的学费。他说,他从心底里感激这一路走来遇到的好心人。
谈到未来的规划,海涛说:“上了大学,我要好好读书,将来毕业了找一份好工作,回家盖一栋新房子,我想给爸妈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文 常海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