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画画点亮他们的梦想” 厦门90后女生为弱势儿童办画展

海峡导报   2017-07-26 08:25

­  郑诗茵(右二)与她的画说团队部分成员在布展

­  一场看似普通的儿童画展正在海沧大摩纸的时代书店进行,墙上的几十幅稚嫩的作品表达着孩子们的梦想——这个专为边远地区儿童、城市务工者子弟、身心障碍儿等举办、名为“画说”的公益画展,从2015年起,每年暑假在全国多个城市巡回展出,至今已在北上广厦等8个城市举办过。创办者是23岁的厦门女生郑诗茵。

­  “让画帮他们说话,获得自信”

­  2014年,郑诗茵还在香港科技大学上大二时,她听好友说起福建有个小女孩,家庭贫困却画得一手好画。她萌生了为弱势孩子办画展的想法,“让画画点亮他们的梦想,让画帮他们说话,获得自信,也许他们的人生也会多一个机会。”

­  2014年底,由10多位大学生组成的“画说”团队成立,并在厦门注册了公益组织“凹凸文化发展中心”。郑诗茵和小伙伴们迅速联系众多支教组织,请他们提供帮扶学校孩子的画作。很快世界各地213个NGO(非政府组织)有了响应,第一年就有60多个大学生公益社团、NGO寄来了3000多张帮扶学校的儿童画作……

­  画展还配套有画作拍卖、衍生产品售卖以及现场互动绘画等,加上各种渠道众筹,所有收入都清楚记账:除小部分用于筹办画展,绝大部分捐给提供画作的学校,拍卖所得90%捐给画作者。2016年画说团队还在京沪配套举办绘画公益夏令营,30多位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志愿者,共同设计了16节形式新颖的互动式美术课堂,服务了73位务工者子弟。这两年,还有众多的年轻艺术家参与了画展的二次创作。提供免费场地的企业也多了起来。

­  不仅是画,也是孩子们的梦

­  “她说自己画的不是鹅,是天鹅。这个小姑娘不爱说话,觉得自己就像丑小鸭一样。她一直梦想着变成一只白天鹅。”这段文字,来自画作推荐者——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云南支教团的义工张杨真。画的作者是她支教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所小学的一名女娃。

­  被关爱、受重视是那个地区女娃们的梦。张杨真看到,在1月份的大冷天,一名四年级女娃,只能睡没床单没枕头的破木板,盖一床破薄被,外裹一个麻袋,而她父母给同校的哥哥送来的是厚被褥。老师校长都找家长说,但家长就是不管。张杨真还看到,有一对兄妹,妹妹生病了父母不来接,哥哥生病了就马上来了。“我们去的是海南,这地方四季是夏,孩子们没见过冬天,他却画了冬天的一棵树,还写上他在等待发芽那一天。他应该是把自己比作这棵树,渴望自己的春天吧。”这段文字来自在海南临高县支教的香港理工大学心火香传教育服务组织的义工。据他们介绍,他们带的班级比较让老师“头疼”。孩子们其实有一颗想学习的心,只是老师对他们少了些耐心,所以他们对外界有一点抗拒和防卫。

­  “画说”也正将公益画展进行复制,“办展三年,我们积累了不少优秀画作,可以提供给其他公益机构自己联系场地展出,今年已有三个组织来申请并成功在北京上海和云南开了画展。”郑诗茵说。

­  今年9月份,郑诗茵将赴剑桥大学继续攻读社会学硕士,她还会如在香港上学时一样,关心社会平等,帮助弱势孩童获得更多教育资源。据介绍,本次厦门的“画说”公益展,展期将一直至8月13日。(海峡导报记者 李学清 朱黄 文/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门市今年计划新增1100个5G基站
  • 穿梭绿意之间感受清凉时光 盘点厦门夏日避
  • 周杰伦厦门演唱会期间 临时开通2条免费公交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