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厦门彩绘师一生只为古建筑“披彩衣”

海西晨报   2017-07-18 08:03

­  闽南地区的庙宇宗祠上常见许多古朴典雅、神秘悠远的彩绘,从燕尾屋脊、房梁门楣到门槛地基,每一个细节都蕴藏着民间古建筑传统技艺。在翔安,有位古建筑彩绘师陈水浪,他的彩绘技艺常见于当地宗祠寺庙,还曾应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彩绘。近期,备受关注的厦门第一艘观赏性王船就是陈水浪彩绘的。

­  出身彩绘世家

­  陈水浪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闽南地区有名的古建筑彩绘师。据陈水浪介绍,一百多年前,祖父跟随当地彩绘师傅学得这手技艺后,就在闽南地区从事彩绘工作,还经常到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彩绘,越南河内福建会馆里的彩绘图就是出自陈水浪祖父的手。后来陈水浪的父亲继承了祖父的手艺,经常到金门彩绘古建筑。

­  今年55岁的陈水浪是翔安古建筑彩绘第三代传承人,17岁高中毕业就接过父亲手中的笔,与各种各样的古建筑打交道。 “因为是家族传承,我从小就对画画、神话传说、传统美德故事感兴趣,常常会临摹爷爷、父亲留下来的彩绘图稿,久而久之就能依着故事情节,画出古代的场景、人物和花草。”

­  彩绘还得靠天气和体力

­  据了解,古建筑彩绘的地方一般在房梁、门楣或者屋顶上,陈水浪早已练就“飞檐走壁”的功夫。记者跟随陈水浪到同安三忠庙彩绘现场,只见他轻松攀着楼梯爬上脚架,静静地待在屋檐下,手执画笔,点墨白描。与平面彩绘不同,为古建筑彩绘还是件体力活,需要手拿画笔竖着作画。“彩绘要靠天吃饭,天气好的时候彩画容易干,色彩保存得更久。有时得赶着天气好抓紧画。”常常画到脚麻脖子酸才稍作休息。

­  陈水浪记不清彩绘过多少古建筑,他说,“一年到头不着家,跟着我到处跑的老婆,也会点彩绘功夫了。”陈水浪还经常应海外华侨的邀请,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彩绘古建筑。

­  寻找传承发扬古技艺

­  “现在不愁没活干,就愁没年轻人接手。”陈水浪说,如今人们对古建彩绘技艺越来越关注,这个市场需求还是很大,许多寺庙宗祠都需要彩绘,保留当地特色文化。但因为这项技艺需要耐心和毅力,还要肯吃苦,静下心与古建筑打交道,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接,他的徒弟都是跟他同龄或者已经四十几岁,随着手艺人的年龄越来越大,他担心这项老手艺会失传。

­  陈水浪对这样传统技艺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希望寻找到合适的传承人,让古建彩绘技艺代代传承,并焕发新活力。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开园
  • 我国首艘光伏+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完成厦门
  • “国家宝藏”特展在厦门启幕 免费展览至8月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