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湾海域发生无毒赤潮 海洋渔业部门持续监测

海西晨报   2017-07-06 08:24

­  工作人员实验室观测水样。

­  近一周以来,厦门同安湾海域、西海域发生无毒赤潮,厦门市赤潮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于7月3日启动赤潮灾害三级响应。

­  根据最新消息,至昨日上午,赤潮情况已经持续好转,面积缩小,颜色转淡,肉眼看不出来。

­  此次赤潮最先发现于6月29日,同安湾后田海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赤潮海水呈浅褐色。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无毒;赤潮第二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通常不具毒性。

­  发现赤潮后,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组建了快速应急监测队伍,对赤潮发生海域进行每日的应急监测。根据监测,7月1日以后,原来的赤潮生物第二优势种尖刺拟菱形藻演变为第一优势种,赤潮范围继续扩大。至7月3日,赤潮扩展至西海域,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7月4日以后,赤潮情况开始好转。

­  据介绍,采集的水样均未检出麻痹性贝毒、腹泻性毒素、记忆缺失性毒素,此次赤潮尚未对海区水产品造成影响。

­  接下来,市海洋与渔业部门继续对厦门市管辖海域开展赤潮监测,并加强对赤潮发生海域水产品的监管工作。工作人员提醒厦门市民,尽管厦门海域为无毒赤潮,但考虑到上月中旬发生在福建海域的有毒赤潮,还是要谨慎食用厦门赤潮海域水产品。

­  今日,晨报记者将跟随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工作人员前往同安湾海域,采集水样进行检测。请读者关注海西晨报·ZAKER厦门,关注赤潮最新进展。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首批进口设备通关 厦门海
  • 今年上半年厦门出口同比增长7.9% 增速高于
  • 厦门市法学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