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航拍摄影作品展亮相 台胞连说“很惊喜”
“你看,我就住在这杏林大桥附近”“我传了几张照片给你,你看厦门多美!”昨日,“跨岛发展·高看厦门航拍摄影作品展”正式在湖里万达广场亮相,50幅鹭岛航拍美图让经过的市民无不驻足观看。
昨晚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绝。
摄影师姜克红(右)开心地和观展者在其作品前合影留念。
14日本报推出“跨岛发展15年影像”特刊,12个大联版中的航拍美图令人惊艳。作为后续活动,此次摄影作品展将10位省内新闻摄影大咖的全部50幅精选航拍图尽数展出——其中部分是首次与市民见面,可谓是汇聚厦门最新、最全的航拍美图。
【看展】
台胞连说“很惊喜”
老厦门感觉被震撼
从第1幅到第50幅,林景榕举着手机不停狂拍、嘴上不停称赞:“太美了,真的太美了。”林景榕告诉记者,三年前选择来厦工作,就是因为这座城市“颜值高”。没想到看完航拍摄影作品展,发现自己还有那么多好地方没去过,“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用航拍的角度看厦门,很奇妙。”林景榕边说边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我想发个朋友圈,只有九张图,都不知道挑哪张好。我还能用这些图来做手机壁纸!”
跟林景榕一样拿着手机不停拍照的还有刘婉,记者走近时,她刚刚拍下面前的《菽庄花园》。刘婉从老家安徽来厦工作刚满两个月,“图片里的厦门比我见到的还要美,我把好看的都拍下来,下次要亲自去这里看一看。”来自台湾的陈先生挽着太太的手,一幅幅慢慢看过去,“厦门发展很快,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来参加海峡论坛,逛街时刚好看到有关厦门跨岛发展的摄影作品展,很惊喜,这是一种很好的记录方式。”
对于外地人来说,摄影作品展让他们惊艳,而对于从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厦门人,此次展览也给他们带来不小的震撼。
韩岳是海沧人,他戴着眼镜凑在《海沧与厦门全景》作品前,努力寻找着自己家的位置,“小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么多高楼。现在到处高楼林立,平时站在高楼之间没什么感觉,但从航拍的角度看,海沧已经蜕变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城,感谢你们让我看到了这么美的厦门。”
【互动】
摄影师找到知音
观展者找到回忆
万达广场一楼,市民饶有兴致地在看展。广场二楼的护栏上,伸出两个镜头,正对着他们“偷”拍。他们一位是摄影师姜克红,另一位是本报摄影记者黄少毅,此次展出的50幅航拍作品中,有几幅出自他们之手。
“妈妈,大桥。”两岁的豆豆拉着妈妈的手,一个劲往一幅作品前扑。作品中是演武大桥,一艘客船在海面上拖出一串洁白浪花。“咔嚓!”身后响起拍照声,此幅作品的拍摄者正是姜克红,此时他已走下楼,捕捉到豆豆扑向作品激动的瞬间。妈妈告诉姜克红:“经常带他去海边玩,他一定是认出了这个地方。”
而旁边不远的《集美新城》作品前,黄少毅也找到了“知音”。三个女大学生围在作品前找着自己的学校,“我们读大二,今天逛街刚好看到这次摄影展,很漂亮。”黄少毅走过来介绍,“这幅作品是在上午8点半至9点半拍摄的,光线比较柔和。你们看作品中近处有园博苑的美景,远处有现代化住宅,周围全被水环绕,厦门真是个宜居的城市,我们就住在这么美的花园里。”
提醒:今明两天摄影作品展还在继续,湖里万达广场准备了一系列互动福利,快来万达广场一起过周末吧!
【声音】
从更美的视角
看城市发展巨变
昨晚,本报对湖里万达广场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记者:万达此次与本报合作的初衷是?
负责人:15年来,厦门跨岛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我们与日报共同策划,以航拍的高度作为全新的角度,就是想为市民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从更美的视角看这座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巨变,共同记录这座城市重要的历史瞬间。
记者:此次摄影展跟万达在理念上有哪些契合点?
负责人:我们一直重视文化活动的开展,此次摄影展展出的作品都是厦门人感同身受、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因为“接地气”才会吸引这么多人驻足观赏。我们也想借助《厦门日报》的影响力,用发展的理念共同为厦门的建设添砖加瓦。
记者:周末两天还有哪些精彩活动?
负责人:今明两天,还有一场狂欢盛宴等着大家——西班牙泡泡音乐节,所有商家都加入到此次活动中,给消费者最大折扣福利;考虑到周末下雨,我们还准备了450辆“曹操专车”,免费送您来万达,让您玩得开心、玩得舒心。
(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