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多处海域现无毒赤潮 已启动赤潮灾害预警三级响应
闽南网6月14日讯 昨日,厦门市赤潮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厦门赤潮应急办”)召开赤潮情况通报会,通报厦门海域发生的赤潮情况。
6月6日以来,由于泉州、漳州赤潮发生海域为厦门邻近海域,厦门海洋部门密切关注此次赤潮发展动态,从6月7日开始利用自动在线监测浮标监测数据分析和组织海上应急监视监测。
6月10日,厦门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对采集到的7个水样和2个牡蛎样品的毒素检测结果:牡蛎样品中检测出麻痹性毒素和神经失忆性毒素,但均低于欧盟麻痹性毒素危害值限量标准和神经失忆性毒素危害值限量标准。7个海水样品中均检出麻痹性毒素,但含量也均低于欧盟麻痹性毒素水体预警值。这个结果表明:漳州、泉州两地发生的赤潮优势生物种在厦门海域也已经检出,但尚未达到赤潮密度。
6月11日下午,监测人员对同安湾后田附近海域进行采样监测分析后,发现该海域水色呈棕褐,已发生赤潮,面积约5平方公里,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无毒。
6月12日继续对厦门海域进行了监视监测,结果显示:同安湾后田海域赤潮持续,范围延展至鳄鱼屿西南侧,呈斑块状分布,分布面积约13平方公里,水色呈棕褐色,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仍为旋链角毛藻,无毒,最高密度达1.3×107个/L(该种赤潮的基准密度为5.0×106个/L);另五缘湾及湾口海域也有同种赤潮,面积约2平方公里,最高密度达1.2×107个/L。
据了解,自从6月9日起,厦门就启动赤潮应急监视监测工作,并发出加强水产品安全监管通知,要求在赤潮发生期间制止起捕和销售滩涂贝类。6月10日起也已停止泉州市、石狮市、晋江市、惠安县以及漳州市龙海市、漳浦县水产品进入厦门交易。
而因后田海域已经发生赤潮,前日上午11时,厦门启动赤潮灾害预警三级响应,每日上报赤潮应急监测信息,并加强对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产品监测,大力推进市场准入准出制度实施等。(海都记者 许茵茵 通讯员 洪宝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