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思明:当好“智囊团”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思明区向专家学者颁发“专家顾问”聘书。
【原声】
●思明区社科联专家顾问、厦门著名文史专家洪卜仁:虽然我90岁了,但我还是要来到现场,见证思明区社科界的这一盛事。思明区社科联人才济济,这次换届将可以凝聚起各行各业更多有才华的人士,投入到新的“战斗”中。新一届社科联一定可以更好地带动我市各界社科联工作的开展,对此,我寄予厚望。
●思明区社科联专家顾问、中国建筑技术集团设计院副总建筑师、省文物局古建筑专家库专家廖宁:过去几年来,我一直关注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我希望能提供自己的力量,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思明区的城市规划、历史风貌保护等领域做贡献,提升思明区的城市形象。
“啊……社会科学,中华文化几千年,造福子孙的根源,两岸同胞更和谐;啊……社会科学,播种生命的源泉,探索社科再向前,万紫千红满人间……”
在9日举行的思明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新一届社科联委员、厦门市闽南音乐交流协会会长郑志勇满怀深情地唱起了自己的原创歌曲《社科之歌》,悠扬的旋律,动听的歌声唱出了思明区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心声与期待,引起了在场所有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鸣。
一股新鲜的血液正缓缓注入思明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当日上午,思明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社科联委员及领导班子成员。
洪卜仁、何炳仲、龚洁、高振碧、连心豪、卢志明、廖宁、林元平、靳维柏等专家学者,也将为新一届思明区社科联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持。大会上,思明区向这些专家学者颁发了“专家顾问”聘书。
市社科联副主席庄志辉出席了大会。他肯定了思明区社科联为繁荣发展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所做的大量工作以及取得的显著成绩,“希望新一届社科联进一步明确职责,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创新力,发挥桥梁纽带、组织协调、咨询服务、宣传普及的作用,使思明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现场】
“大咖”云集 新一届委员献良策
“加入到思明区社科联,这是对我们闽南音乐交流协会的认可,我们将通过思明区社科联这个广阔的空间,用音乐的形式向市民传播更多的闽南文化,让市民感受到社科联就在我们的身边。”大会上,一直致力于传播闽南音乐、闽南文化的郑志勇激动地说道。
这位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一直致力于传承闽南文化,创作了一大批耳熟能详的闽南语歌曲。他认为,社科文化可以用音乐来普及,“音乐的传播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翻看思明区社科联新一届委员名单,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深厚、勇于开拓创新的社科界“大咖”名列其中。记者注意到,委员名单中,不仅有市、区各学会(研究会)成员单位代表,也有各街道、学校代表,还有基层业余讲师团代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结构的合理性。
新一届思明区社科联委员、市朗诵学会会长彭鹭高兴地说:“这次朗诵学会加入到社科联的大家庭,我很振奋,这说明了思明区社科联对朗诵文化的重视。”他表示,今后朗诵学会将把荣誉化为动力,积极配合思明区社科联开展工作,把朗诵、诵读开展得有声有色。
【成效】
主动作为 打造社科工作者之家
开展理论宣讲、组织课题调研、进行社科宣传普及……思明区社科联从2010年成立之初,就一直扮演好“智囊团”“思想库”的角色。思明区社科联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借助“智慧讲堂”“鹭江讲坛”“价值观论坛”等平台,组织讲坛报告人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开展宣传教育,对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方针政策及时进行宣讲阐释。
思明区社科联不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课题调研,还广泛开展社科知识普及。活跃在全区街道社区96人的“区基层业余讲师团”志愿服务队和12支市民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用老百姓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化传承。
对于新一届思明区社科联工作,思明区委副书记张剑鸣表示,思明区社科联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紧紧围绕中心大局,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入推进社科普及,着力提升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繁荣发展社会科学提供坚强保障。
思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黄碧珊则表示,新一届社科联要紧跟时代步伐,紧贴改革发展大局,脚踏实地、主动融入、主动作为,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众,把社科联打造成社科工作者之家。(厦门网,2017年6月12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