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厦门女子为拍候鸟 不是住在帐篷就是住在船上

厦门日报   2017-04-20 09:46

­  海绵宝宝在黄河滩湿地操作设备航拍。

­  最近,本报“百家村之声”网络电台“让我们看云去”栏目,嘉宾海绵宝宝分享的印度、俄罗斯之旅,让许多听众印象深刻。许多听众好奇,这样有着奇特经历的女子是什么样的?她是这么形容自己的——一个月里自己有几天是正常的,其他时候看起来都像个“难民”。

­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湿地

­  海绵宝宝,一个“90后”的厦门姑娘,曾只身前往印度,也曾深入俄罗斯湿地,在野外搭帐篷住了一个星期。这些听起来很特别的经历,其实更像是海绵宝宝的“日常”。为了研究和保护候鸟,她在短短一年多时间,走过了南京、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大庆等二十几个城市,大部分时间,她都是在湿地中度过的。

­  这一切,源于她对候鸟的热爱。很早以前,她就喜欢将镜头对准这群美丽的生灵。但关注越多,了解越多,就越心疼它们——因为盗猎、非法开垦湿地等行为,不少候鸟的栖息地正在丧失。2016年,还在英国博尔顿大学读全媒体国际新闻硕士的她,就带着自己的设备跑到了河南,在那里,有盗猎人士以毒玉米为诱饵捕捉大鸨。她的镜头,捕捉到了毒玉米。

­  而也是在那里,她目睹到了让她终生难忘的一幕——近百只大鸨在湿地上悠闲地觅食、嬉戏。“东方亚种的大鸨现存的数量很有限,许多人研究了大鸨一辈子,可能都没见过它们,我非常幸运。”

­  此后,她一发不可收拾,大部分时候都在野外,一年在家的时间都数得过来。

­  不是住在帐篷 就是住在船上

­  湿地上蚊虫多,海绵宝宝戏言“自己的腿被叮成了梅花鹿的腿”;大部分时间,她不是住在帐篷,就是住在船上。

­  在沼泽湿地上,一不留神就会陷进去。在黄河三角洲的滨海滩涂湿地上,她陷入了齐腰深的沼泽里,幸好当时身边有同伴,她立即跪下,水没上她的肩膀,同伴迅速拉了一把,将她带出沼泽。“陷入沼泽时,要快速向上用力将脚拔出,要是出不来,就得双膝跪下,增大受力面积,减缓下陷的速度。”海绵宝宝说。

­  被“护鸟英雄”感动

­  山东看天鹅、天津看遗鸥、东北看丹顶鹤……中国有9种鹤,她已经拍到了6种。“最大的感动,是我看到了许多常人看不到的风景。”海绵宝宝说。

­  在河南,她曾在深夜跟着森林公安一起追击盗猎团伙,在盗猎分子虎视眈眈的目光中,她没有放下手中的镜头;也曾深入“野味餐厅”暗访……

­  她也认识了许多可爱的人。在俄罗斯,当地的义工每夜巡湖保护东方白鹳,为此,甚至将车子当做家;在鄱阳湖,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当地开了家候鸟医院,并救助伤残的候鸟。老人去年底被查出声带出问题,要马上做手术,但当时候鸟已经来了,老人家说:“等我送走了它们,我再去做手术。”……她将他们称为护鸟英雄。(文/记者 陈露露 供图/海绵宝宝)

­  原标题:为拍候鸟 她以湿地为家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门“一张床” 增加340间岛外房源
  • 厦门市新增19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目前总数已
  • 厦门市推出30条举措 促进民企发展壮大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