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举办 “清明诗会” 耕读春风沁人心

海西晨报   2017-04-17 09:42

­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看到这,你是不是有种置身于《中国诗词大会》的感觉呢?其实,这是由海沧区委文明办、海沧教育局、海沧街道主办,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校等承办的2017“清明诗会”现场。

­  4月15日,海沧街道芦塘书院迎来了一群朗读者,他们吟诗颂词,以诗怀古,礼赞春光。

­  在海沧这片耕读沃土,读诗是一份传统,这来自于先辈们在文学史上留下的耕读精神。而本次诗会也是海沧人对于诗意人生的一次动情,是海沧坚定文化自信的一次生动注脚。

­  诗会分为《眷眷往昔春思缅怀》《芸芸耕读春和景明》《殷殷传承春意盎然》三个篇章。诗会通过吟诗颂词、情景剧等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中华儿女奋起保卫国土,再到眼下人民为构筑美好社会、美好生活而不断迈进的故事。现场既有古诗明志,亦有现代诗词传承发扬现代风尚。

­  朗读者的声音或童稚清新,或低沉雄浑,或情意绵绵,和春光“交织”在一起,令人动容。这群朗读者由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师生、海沧渐美小学学生以及海沧大学生村官组成。

­  “透过历史的眼眸,我们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活动现场,9名大学生村官带来的《少年中国说》朗诵气势如虹。“独立、自由、进步,这些先辈精神正是当代青少年所需要的。我们希望通过诵读《少年中国说》来传承耕读文化,传递中国梦。”大学生村官林嘉俊说。

­  记者了解到,这也是诗会首次走进青礁村。在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发展研究基金会规划师、芦塘社区书院负责人李佩珍看来,村民在生活中比较少有这样的体验,通过诗会的艺术形式来弘扬耕读文化和先人精神,有助于传播正能量。

­  得知清明诗会在芦塘书院举行,15日上午,青礁村村民林丽君一大早就带着六岁的孩子来到现场。“希望通过耳濡目染,在孩子心里从小种下耕读的种子、艺术的种子。”林丽君说。(记者邱雅萍)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不出远门 “野”很有趣 为您推荐厦门户外游
  • 今日16时起将现出行高峰 厦门交警发布“五
  • “五一”假期 厦门口岸出入境客流预计近9万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