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健身业揭内幕:推销会员年卡多为圈钱 很多私教没资质
健康100健身房的器械都搬走了,消费者买了卡却无法使用。
“健身感兴趣吗?”“舞蹈、游泳、瑜伽,来了解一下吧。”路上,经常能遇到这样推销健身卡的人员。不过,如果真的动心了,还得多一个心眼。最近,有读者致电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说刚办了健身卡,健身房突然关门了;还有的买了预售卡,可是半年过去了健身房还没开业。
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健身房,业内人士揭开了健身行业“圈钱”的内幕。律师提醒,如果买了健身房的年卡无法消费,不论是健身房关门了还是迟迟不开业,都可以报警。
【案例】
健身房突然停业说要装修
其实是等着新老板来接手
去年12月,吴女士在君尚广场的美洲健身买了预售健身卡,但是到现在也没用上。
“办卡的时候说12月底就会开业,结果到现在都还没装修。”吴女士说,当时这家店做活动,办两年年卡送一年,只需要3000多元,她觉得挺划算,没想到一直拖到现在,丝毫没有开张的迹象。
吴女士多次联系店家,对方都说是商场和施工团队的原因。记者昨晚联系了这家健身中心的店长廖先生,他说是商场一直延期,所以无法开业。
王先生去年12月在健康100宝龙店办了一张健身卡,今年3月他第一次去锻炼,却发现健身房一片狼藉,器械不见了,连灯具都被搬走了。“我办的是9个月的卡,只要899元。”王先生说,据店里的会籍顾问林女士告知,健身房要重新装修暂停营业,但直到现在也没见什么动静。
同样是这家健身房会员的洪先生告诉记者,这家店已是第二次暂停营业了。去年9月,健身房也是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突然关门,他从其他会员口中听说是为了装修,可是两个多月后再开张,他觉得店里根本就没进行过装修。
记者致电健康100的会籍顾问林女士,她说健身房没有关闭,将有新的老板来接手,重新开业时间还不清楚。会员可以等健身房重新开业再来,或者把会籍转到禾祥分店,如果要退款,只能凭合同退余额的70%。
据了解,因为对店家的补偿方案不满意,有七八十名会员正在商量如何维权。
【内幕】
市场饱和店家低价抢客源,资金链出问题老板就跑路
“健康100为了吸引顾客,卖卡卖得很便宜,比普通健身房的健身卡便宜一半,所以经营不下去,很多员工都跑了。”曾经在健康100工作的小星(化名)说,有些健身房以低价吸引会员维持生存,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老板就可能关门卷款走人。
从事健身行业十多年的小文(化名)说,目前岛内超过1000平方米的健身中心至少有50家,还有不少开在居民楼的小型健身房,市场已经饱和。健身房遍地开花带来的效应,就是店家为争抢客源竞相压价,有的甚至明显低于运营成本。
据记者了解,10年前岛内一家中档规模的健身中心,年卡一般售价在1600元到2000元左右,但现在只要1000元左右。“物价、人工和房租都涨了,年卡价格却降了,这显然不合常理。”小文说。
“圈钱”模式在业内盛行,不用付利息比贷款划算
小文说,和其他行业先投入再盈利的模式不同,健身行业是先盈利再投入,因此“圈钱模式”逐渐成为这个行业的趋势。而价格战带来的恶果,是店家没心思做长远规划和发展。
小文说,健身中心的运作模式,一般是选址租房后,在装修和采购设备的同时预售年卡,实现资金的快速回笼。“一开张就有很多会员办卡,店家确实有获利,但后面几年基本上都是吃老本。”他说。
集美一家健身中心私教阿杰(化名),证实了小文的说法。他说,之前在一家健身房工作,店里还在装修,就先雇用了专业的销售团队,两三天内预售卡达几百万元。销售团队拿走30%提成后,剩下的就是店家的营运成本。
“老板第一年笑,第二年发呆,第三年就要哭了。”小文说,如果店家没有好的运营模式吸引新的顾客,基本上只能撑两三年。这时候,不少健身房就会发起新一轮“圈钱”,大量低价售年卡。“有良心的,圈到钱后会继续营业,没良心的,圈到钱后就将健身房打包转让,找人背锅,自己再开家店继续圈钱。”小文说,在这种模式刺激下,健身房遍地开花,“至少圈到的这些钱,不用付利息,比贷款划算。”
私教课一节上百元,教练没资质老板也敢聘用
除了卖年卡,健身房的另一块收入就是私教课程。虽然购买私教课程的会员只有10%左右,但一节课上百元,一买就是数千元上万元。在厦门的健身行业中,私教课程普遍都在200元左右,但去年集美一家健身会所推出一节课80元、买100节课送40节的优惠,在业内造成“轰动”。“连私教课程都开始打价格战了,品质怎么保证?”小文说。
据了解,1000平方米规模的健身中心,通常有20多名私教,大部分拿1500元到2500元的底薪,再加上私教课提成,如果没有底薪则与老板五五分账。一般私教每节课提成40%至50%,一个私教底薪加提成月收入一两万元不在话下。
不过,健身教练的专业能力良莠不齐。一般来说,健身教练从业必须持有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而据部分健身教练透露,资格证并不难考,无非是练练题库中的题目,最快7天就能拿到证,门槛很低。
即使是通过率很高的资格证,也不是非有不可的。岛外一家健身中心营业初期,一名学健美操的女生去应聘作前台人员,没想到老板直接把她聘为私教。女生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老板安慰她:“别担心,你跟着视频熟悉动作,边学边教。只要口才好,一个星期后你就可以胜任。”听到这样的话,这名女生决定辞职。
【提醒】
选择口碑好的场所
根据需要购买次卡
“健身中心的会员之间很少有交流,店家也不希望他们有联系。”小文说,有的健身中心老板跑路了,会员各自维权往往成本太高,想要联合维权,又很难获得联系方式。
喜欢运动的市民,要保障自己的权益,在选择健身机构时就要注意规避风险。业内人士说,首先要对健身房的情况有所了解,选择口碑较好的场所,相对来说,老店比刚成立的新店更有保障。另外,在办卡时最好是办理次卡,根据实际需要限量购买,不要贪图优惠一次性购买高额服务。
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最近接到了不少关于健康100的消费投诉。“对于这些消费纠纷,我们尽力调解。如果消费者不接受调解结果,可以向法院起诉这家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福建重宇合众律师事务所律师郭丰说,如果买了预售卡健身房迟迟不开业,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店家根本没有实际经营的想法,只是虚构经营事实,骗取消费者预存款,则涉嫌诈骗。
郭丰建议,遇到健身机构突然关门又不归还会费余额,消费者可以收集相关证据,联系其他消费者一起报案。“缴纳了会员费,老板突然跑路,要注意收集信息,证明他有其他财产,然后再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