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又多发冒充领导亲友诈骗 涉案手机号170、171超9成

厦门晚报   2017-03-14 16:34

­  资料图

­  刚刚去一家公司面试,就接到公司“老板”的来电,不过说的并不是招聘的事,而是开口借钱。求职心切的小吴考虑到日后的“发展前途”,老老实实转给对方几万元。当然,这笔钱是要不回来了,因为他遇到的是“冒充亲友、领导”的骗子。

­  今日上午,市反诈骗中心发布了警情通报,近期“冒充亲友、领导”的骗术有卷土重来之势,截至今日已有47起案件作案得逞。在这些案件的背后,虚拟通讯运营商销售的电话号码,成了骗子们的作案工具之一。为此,警方曝光了三家运营商,提醒市民谨慎接听这些陌生号码的来电。

­  【被骗】

­  来电自称是“领导” 连打几个电话“借”走三笔共4万元

­  7日傍晚,小吴接到一个来显为“17153698797”的陌生电话。电话一接通,对方直呼“小吴”,让他隔天上午“到办公室来一趟”。

­  小吴说,当天上午刚去一家公司面试,对方也自称是他的“领导”,所以第一个念头就是以为这家公司老板打来的电话。电话中,“老板”交代他到公司后不要打公司的电话,而是拨打“171”开头的私人电话。第二天上午9点,小吴如约赶去公司,半路上“领导”又来电话了,说现在急着给业务单位的领导包红包,一时没有钱,让小吴帮忙转账5000元,还特别交代他用手机银行转账。小吴刚把钱转到对方指定账户,“领导”又两次打来电话,说钱不够,小吴分别转账1万元和2.5万元。

­  直到“领导”打来第四个电话,要小吴再转2万元,小吴才起了疑心。他赶紧打电话给面试的公司,得知公司根本就没人给他打过电话。

­  【分析】

­  骗子要求实时转账 涉案手机号“170”“171”超九成

­  小吴遇到的是典型的“冒充亲友、领导”骗术,此前本报已多次报道过相关案例。据反诈骗中心统计,今年以来此类案件的警情共接报176起,其中成案47起,涉案金额46.7万余元,最大单笔4万元。

­  受害者中有六成是女性,年轻人居多,其中20岁至29岁的受害者占68.13%。

­  虽然是老骗术,但也有新花样。因柜员机转账要24小时到账,骗子会提出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转账。此外,警方还发现,嫌疑人大量使用“170”“171”电话号码实施诈骗。176起案件中,涉案号码共190个,其中“170”“171”号码172个,主要来自天音、国美、爱施德这三家虚拟通讯运营商。

­  【建议】

­  虚拟运营商主动配合反诈骗 市民转账前要核实对方身份

­  苏州蜗牛和远特通信这两家虚拟通讯运营商,主动和市反诈骗中心合作,双方建立联动机制。据市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今年1月以来,苏州蜗牛公司针对冒充领导诈骗的号码进行清查,至今未出现该类型的诈骗案件;远特通信自去年8月开始,配合市反诈骗中心对出售号码开展诈骗电话筛查与停机。

­  警方建议各大虚拟运营商积极参与反诈骗工作,在系统后台更新完善技术防控能力的同时,也要根据诈骗电话特征进行拓展筛查,对疑似电话诈骗的号码进行预先封停。同时,警方也提醒市民,谨慎接听来自“170”“171”的陌生电话,如对方自称是“亲友”“领导”,可以直接让对方自报姓名,并及时与真实的亲友、领导进行核实,更不要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尤其是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转账,更要注意。(厦门晚报记者 朱俊博 通讯员 洪恒亮)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我省首批钠离子电池海运出口 厦门海事部门
  • 我国首条自贸区中欧班列十年开行1378列
  • 厦门市一跨境产业园项目签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