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胎早产出生就住保温箱 父母难以负担治疗费用
-王女士只能通过医生拍的照片看一看宝宝。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 今年国庆过后,27岁的王女士生下了三胞胎。欣喜之余,愁云也笼罩着这个家庭。三个宝宝都是早产儿,出生后就一直待在保温箱里。二宝由于视网膜脱落,本月从福州转到厦门市儿童医院动了手术。王女士和丈夫兰先生平时在工厂上班,收入微薄,三个宝宝的治疗费用让他们无力负担。近日,他们拨打了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希望好心人能够帮助他们。
三女婴均不足3斤出生至今只见过妈妈两面
兰先生的三个宝宝出生之后,正在上大学的两个妹妹帮忙起了名字:大宝叫兰宸,二宝叫兰玥,三宝叫兰汐。
10月6日,怀孕仅29周的王女士在福州一家医院生下了三胞胎,但三个女婴的体重都不足3斤。由于心肺功能不够健全,她们打嗝都可能导致窒息。她给记者看了宝宝在保温箱里的照片,三个宝宝的鼻腔都插着导管,目前还需要借助机器呼吸。
“她们要是会哭就好了,那天我看到大宝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说起孩子,王女士愁容满面,她说:“现在她们都只能待在保温箱里,医生说要等体重到了4斤才能出院。”
二宝的视网膜脱落手术后仍需观察治疗
11月17日,二宝的视网膜脱落,医生建议他们转到厦门治疗。第二天,王女士就抱着这个小生命来到厦门市儿童医院。21日,医生为二宝做了激光手术。主治医生周先生告诉记者,手术后还需要继续观察,还有后续治疗。
王女士说,分娩之后,她只见过孩子两次,大部分时间都和家人忙着筹款,在福州、福安和厦门往返奔波。“刚出生的时候见过一次,二宝这次从福州转院到厦门是我接过来的,那是第二次见面。现在基本上是医生拍照片发给我们看。”她说。在厦门市儿童医院住院部的二楼,王女士通过门旁的对讲机向里面的护士询问:“可以再帮我们拍一张宝宝的照片吗?”
出生不到两个月已花了近30万元
王女士和丈夫老家在福安,两人在同一家工厂上班。怀孕后,王女士孕痛、孕吐等反应比较厉害,就在家里安胎。两人的父母都是当地的农民,年事已高、腿脚不方便,只有兰先生的父亲当摩托车工挣一些零星的收入,一家人都依靠兰先生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生活。兰先生有两个妹妹,都还在读大学,开销也不小。三个宝宝从出生到现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已经花费了将近30万的治疗费。
“特别是奶袋,一盒奶袋30元,一个月要用30盒,要花将近一千元。”王女士说,宝宝需要喝母乳,她用奶袋囤着,每次挤五六包,速冻起来,五六天来一次厦门,了解二宝的情况,将这些奶袋交给护士送进病房,再继续回家筹钱。
兰先生的父亲说,现在家里几乎没有积蓄了,之前很多钱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现在还欠着一部分医药费。“小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院,我们也都不知道上哪筹钱,之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王女士说,希望能有人帮他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