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气温骤降7℃ 街头出现不少冬夏“同框”画面

厦门日报   2016-11-24 09:57

­  热水袋旁边,“夏日水具”的指示牌还没撤走。

­  气温骤降,糖炒栗子生意好。

­  太阳镜与围巾一起卖。

­  天气转冷,清凉的甘蔗汁销量骤减。

­  墨镜与围巾齐飞,短袖共棉袄一色。昨日,气温骤降7℃,市区最高气温跌至19.7℃,大清早,不少人站在衣柜前犹豫:这个天气,穿什么好呢?

­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不光市民没准备好,走上厦门街头,也出现不少冬夏“同框”的画面:墨镜围巾并排卖,热奶茶旁摆着冰淇淋,穿着短袖和棉袄的人不时擦肩而过……但路边飘香的烤红薯、超市挂出的热水袋、医院突增的感冒和心血管病人,都在告诉你,厦门的冬天,真的近了!

­  王玉婷

­  实习生李晓燕

­  通讯员李琪彬

­  【八市】

­  四果汤、冰石花消失

­  热豆花、烤红薯飘香

­  “今天买包子的人这么多,平时这个点不用排队啊!”昨日下午5点多,下班路过开禾路口的黄小姐双手插兜,盯着眼前的包子店,笼屉一掀开,黄小姐眼镜片蒙上了一层雾气,“天一冷就想吃点热的,买了拿在手里也暖和。”

­  记者留意到,之前摆在开禾路口的几家四果汤、冰石花小摊也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挑着两个不锈钢大桶的老伯,盖一掀开,里面的热豆花已经见了底。

­  走进八市,以往满是海鲜、蔬菜的闹市,也从各个角落飘出蒸腾的香气:油条在油锅里不断翻滚“变胖”,五香条裹着金灿灿的外衣冒着热气,糖炒栗子在大铁勺的翻滚下裂开了“口”,新出炉的绿豆酥一摆上台就被抢购一空……

­  卖糖炒栗子的女老板笑说:“我2个月前才来八市卖板栗,最近天一冷,买的人明显变多了,过两天周末,生意会更好。”

­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果店门口卖甘蔗汁的小贩,“我一下午榨了10瓶放在这里,现在一瓶都没卖出去,这东西是清热去火的,天气再冷点就不榨了。”

­  卖烤红薯、煮玉米的小推车也占据了各个路口,不时有人光顾,记者在八市转了两圈出来,推车上的煮玉米卖得只剩三根。

­  八市,到处都能看到穿着短袖和棉衣的人擦肩而过。迎面走来的小吴穿短袖,但套了个棉背心,“我这样穿,不冷,也不热。”

­  【商场】

­  火锅料热水袋已上架

­  太阳镜和雪糕尚未撤

­  突然的降温也让厦门各大商场货架“冰火交融”。在禾祥西路的一家大超市,摆满热水袋的货架上,挂着来不及撤走的“夏日水具”指示牌,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热水袋在这几天上架,而“夏日水具”到昨天才全部撤走。在超市的冷冻柜中,超市的工作人员正往里摆放火锅食材,而隔着过道,有市民正俯身冰柜挑选雪糕。

­  在火车站世贸商场,同一层楼已有三个商家将围巾、帽子、手套挂出店面,跟“暖宝宝”们相依偎的,却是防晒的太阳镜、消暑的冷冻饮料。“这降温来得太突然,也太晚了。”饰品店的女老板告诉记者,“前天还有人来买太阳伞,今天就来买棉帽。”但她也说,摆了一天了,暖具的销量还不好,只卖出一顶帽子,“冬天来得晚,大家还没感觉。”

­  【医院】

­  感冒发烧者翻倍

­  心血管病患增多

­  面对突如其来的降温,不少市民们的身体也来不及适应。

­  昨日下午,中山医院呼吸内科、心血管疾病等候区坐满了人,在呼吸内科的两个诊室外,等待叫号的人数高达53个。记者从中医院了解到,进入11月份,中医院的呼吸内科病房爆满,昨日降温,来就诊的患者就更多了。仅昨日一天,呼吸内科普通门诊医生一人看了近80个病人,门诊人数比平时翻倍,主要以“发烧、感冒、咳嗽”为主。“降温才刚开始,估计过两天,患者会更多。”医生说。

­  同样增多的还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医院心血管科昨日收治了8名住院患者,手术就做了5例。“气温骤降,血管收缩,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引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陈汉水说,“天气骤变,如果突发胸痛胸闷,应尽快就医;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平时要控制血压、血糖,心情保持平稳,依据情况调整用药。”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乒超在厦开打 樊振东、王楚钦、孙颖莎等顶
  • 厦门大学录取结果已开放查询
  • 这“丰”景满溢稻香 厦门早稻进入集中收获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