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起在ATM转账可“反悔” 非柜面转账需“约定”
“反悔”机会仅一次,要注意把握。资料图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 本报报道的银行账户将分类管理的消息,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详见本报11月17日A4版报道)。除此之外,下月起,多项转账新规也将对您的“钱包”产生影响。记者郭舒晨
ATM转账
24小时后资金才到账
目前,银行普遍提供转账实时到账服务,但这也为违法犯罪分子和其他不法分子快速转移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央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从12月1日起,无论是在银行柜面办理转账还是在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都有实时到账、普通到账、次日到账等多种转账方式可以选择。
如果您通过ATM转账,12月1日起,要24小时后转账资金才能到账。到账时间晚了24小时,将给转账者提供一次“反悔”的机会。在转账后的24小时内,如果转账者意识到汇错账户或不想汇款了,可以到发卡行柜面申请撤销这次转账。
央行相关人士公开表示,这项规定是为最大限度阻断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进行资金转账和赃款变现。记者从我市银行了解到,目前,各银行的总行层面正在对ATM系统进行改造,改造预计将于本月底完成。
非柜面渠道转账
笔数和额度不可超限
与银行柜面渠道相比,非柜面渠道(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支付机构网站等)由于不能面对面接触操作人,难以确认账户的实际操作人是否为账户的持有人。因此,央行采取了3项措施阻断异常交易,也是从12月1日起执行。
这3项措施分别是:一是要求银行和支付机构与客户事先约定支付限额和笔数。超过限额和笔数的,银行账户转账应到银行柜台办理,支付账户则不得办理。二是强化安全验证方式。除向本人同行银行账户转账外,银行为个人办理非柜面转账业务,单日累计金额超过5万元的,应采用数字证书(U盾)或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三是大额交易提醒。单位、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转账日累计分别超过100万元、30万元的,银行应进行大额交易提醒,单位和个人确认后方可转账。
也就是说,从12月1日起,如果您在银行要求开通非柜面渠道转账业务,银行工作人员会拿出一份协议让您签,约定今后在这些渠道转账时的日累计限额、笔数和年累计限额等。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您经常在网上购物或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在签约时就需要多留意。您最好根据平时的交易习惯,约定适合自己的限额和笔数,否则一旦限额或笔数超标,今后的转账汇款业务就必须去银行柜面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