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与厦门移动合力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诈骗

2016-09-13 15:39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9月13日讯(闽南网记者 袁静静 通讯员 厦公宣)8月21日,系统检测到市民杨女士正在接听疑似境外虚拟的诈骗电话,随即拨打该电话号码进行劝阻,但机主电话一直处于通话中。工作人员只能发送防骗提醒短信给机主后,继续拨打该电话,经过多次尝试后,电话终于接通。

  “不知道你们哪个是真的。”市民杨女士并不知道自己之前所接听的境外电话是诈骗电话,且深信骗子编造的所谓“涉案”的情况,反诈骗中心工作人员表明身份,告知她对方是骗子后,杨女士开始犯难,情绪失控,在电话中大哭。

  原来,杨女士接到了自称是“上海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并让他拨打114查询号码真伪。同时,谎称杨女士个人身份信息泄露,被人利用在上海办银行卡,并参与洗钱犯罪。杨女士听闻自己“涉案”,吓得失控大哭。为了消除内心的疑虑,中心工作人员在先确认杨女士还未向嫌疑人转账汇款之后,建议杨女士直接拨打110向警方进行核实举报。经过工作人员耐心的劝解、安抚和宣传,杨女士终于相信刚才接到了境外诈骗电话,保住了银行卡里的钱。

 

  近年来,“冒充公检法查案”“冒充领导”等7大类诈骗警情多发,厦门市诈骗中心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这几类诈骗警情地域性明显,如“冒充公检法查案”诈骗电话大多是境外号码、“冒充领导”诈骗电话号码大多属于广东电白地区。而且,随着诈骗手段的不断翻新,还呈现出诈骗电话出现境外改号电话变种快、170等虚拟运营商号段、“一卡双号”虚号难以有效监测拦截等新问题。

  对此,自今年7月份开始,市反诈骗中心与厦门移动合作,打造诈骗电话技术反制系统“升级版”,建立诈骗电话自动筛查预警系统,针对厦门移动用户量身定做“事前预警,事中劝阻,事后拦截、关停”的立体防控体系。通过分析“冒充公检法查案”、“冒充领导”等7打类高发诈骗警情中嫌疑人拨打电话的特点,设置“预警规则”,一旦发现有触碰规则的异常话务,系统马上预警,移动公司及时将数据发送至反诈骗中心,中心立即采取干预措施:向用户发送提醒信息、拨打电话主动劝阻,对市民群众及时提醒,避免上当受骗。

  自7月下旬至9月,共成功劝阻正在进行的冒充查案案件303起,使全市这类警情环比下降64%。

 

实时拦截诈骗电话

  根据反诈骗工作要求,实时拦截群众举报的诈骗电话。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共协助公安机关停机本地号码310个。拦截异地号码1.2万个,拦截虚拟主叫及境外诈骗电话9036个。

监测网络改号等疑似诈骗电话实时提供给反诈骗中心

  反诈骗民警对可能的受害群众进行人工劝阻,防止诈骗案件发生。2016年7月下旬至9月,共成功劝阻正在进行的冒充查案案件303起。冒充查案案件数6月份128起,7月166起,8月60起,整体警情环比下降64%。

 

短信提醒

  根据公安机关建立的诈骗电话呼叫模型,将符合规则的可疑呼叫电话列为黑名单。黑名单中的号码拨打厦门移动用户手机,通话结束后,用户将收到110防诈骗短信提醒。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共发送短信提醒149.7万条。

彩印提醒

  将大量用于诈骗的400号码,170、171号码及群众举报号码建立数据库,开通彩印提醒的移动用户拨打或接收以上号码均会收到彩印提醒。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共发送彩印提醒239.4万条。

严格落实实名制。

  响应工信部的号召,实行最严格的实名制登记,并通过短信发送、电话外呼、营业厅公告以及电视台、报纸等媒体进行实名制工作宣传。移动省公司通过系统自动提取无实名资料的用户,针对已下发补全资料提醒短信后还未补全资料的用户,直接进行批量停机;对渠道系统进行升级,通过渠道售出的号码未进行实名登记的,暂停服务,用户必须在原渠道补全资料方可正常打开。严格落实实名制后,本地移动号码用于电信诈骗的数量从2015年下半年的月均48个,下降到2016年上半年的月均2.7个,成效明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厦门非居民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 下调为3. 44元/立方米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