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警方举行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 解密这些便民法宝中的高科技
“天空之眼”精确测绘交通事故图
本报解密厦门警方改革创新大赛中的高科技
【亮点1】
“天空之眼”俯瞰全局 未来可用来抓捕嫌犯
《无人机交通事故现场图测绘系统》创作团队成员李健手持无人机。
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交警操控无人机迅速升空,利用“天空之眼”的优势,从现场正上方拍摄一张事故全景图,包括地上的轮胎刹车印记、车辆碰撞的角度等等细节,在全景图上一览无遗。
交警在电脑上查看即时传回的全景图片,利用配套软件,绘制出“交通事故现场图”。一点触控笔,蓝牙打印机迅速把该图打印出来,最快只要8分钟,这一系列程序完成后,事故双方签字画押,清障车就能将事故车辆拖离,恢复道路畅通。
从去年11月开始,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湖里交警大队、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无人机实验室,开始对这套“无人机交通事故现场图测绘系统”进行反复测试,并针对交警的业务需求研发配套软件。
至今,这套系统已在15起交通事故中进行实操。110指挥中心民警介绍说,相对传统的交通事故现场测绘方式,无人机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只要测量无人机的高度,再计算画面每个像素点之间的距离,测绘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远远超过人工测量的精度。
“无人机交通事故现场图测绘系统”已经趋于完善,除了绘制交通事故现场图,交警还可以从更高的角度俯瞰事故路段全局,拍摄全景球面图,用于分析事故原因,预防事故的发生,比以往交警从地面拍摄的事故现场图,更加精细、全面。
目前,警方正在开发无人机更多的用途。民警介绍说,利用无人机的高度、可视化优势,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时,可用来侦查复杂的地理环境,甚至在空中跟踪逃跑的犯罪嫌疑人,充当民警的“眼睛”,参与抓捕行动。
【亮点2】
大数据技术分析研判 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预警平台》主创代表。(吴振洲摄)
互联网金融是新兴的产业,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前,市民发现被骗报警,嫌疑人早已卷款跑路,警方介入调查,即使抓获犯罪嫌疑人,也难以每次都追回赃款,一些证据也随之灭失。
这类犯罪也存在着极高的隐秘性,互联网金融交易基本都通过网络完成,顾客、企业之间点对点,外人难以察觉。甚至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注册公司时,名称上并未体现出互联网金融的特征,让外界很难知道他们的经营业务。
今年年初,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联合市金融办共同开发了“互联网金融
风险防控预警平台”,该平台用“天罗”和“地网”两种方式来收集大数据,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风险评估。
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介绍说,“天罗”是指收集互联网数据,搜索海量的信息,把互联网金融有关的信息全部收集起来,纳入大数据库,涉及的信息来源有政府网站、司法机关发布的征信信息、自媒体等渠道,从而形成一个海量的数据库;“地网”是指网格员每天徒步巡查,用相应的App拍摄视频、图像资料,也上传到该数据库。
运用收集的数据和特殊算法,该平台可以按照企业特征、投诉指数、收益指数等五个维度,做出风险数据模型,再经过计算,对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值作出评判。对风险值较高的企业,监管部门和警方可以提前介入,督促企业整改、规范化经营,做到提前预防。该平台在福建省还属于首创。
【亮点3】
“厦门百姓”App 市民“抢单”守护平安
《创新群防群治管理——开发“厦门百姓”App》主创代表,自述创新经历和理念。
一款简单的“厦门百姓”App,让任何一名热心群众,只要主动注册,都可以参加巡逻防控、举报违法犯罪线索、采集信息、进行安全防范宣传等维护治安活动,并获得相应积分和奖励,协助警方维护鹭岛平安。
据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的民警介绍,这款App把传统松散的群防力量有效整合起来,通过用积分奖励等管理办法,打造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的群防群治新模式,实现力量整合、管理变革和成效倍增。
从6月24日“厦门百姓”App全面推广以来,目前已经有7万多人注册该App,民警发布5154条任务,并采集静态车辆信息15万余辆,接到800多条线索。现在,它已成为警方发动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的重要助手。
今年7月,金榜公园发生一起抢劫案件,梧村派出所利用该App发布线索征集令,36小时内,热心群众“抢单”举报,警方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这款App在快速破案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常的治安防控中,民警利用该App向辖区热心群众发布治安巡逻任务,通过热心群众针对扒窃、盗窃案件的提醒,有效降低了辖区这类案件的发案率。
相比传统的“红袖标”平安志愿者,该App是厦门群防群治的3.0升级版。据了解,该App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可以实现群防群治工作的力量展示可视化、人员调度快捷化、线索举报便捷化等七大优势,将对提升我市社会治安管理水平和能力提供有力支持。(记者程午鹏 见习记者罗子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