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坚持着日行一善 在善行中交友相互鼓励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 (晨报记者 陈佩珊 实习生 唐俐 )“希望晨报能推广日行一善活动,在全社会泛起善的涟漪。”网友 “爱笑的兔子”说。截至昨日,在市委文明办与海西晨报社去年联合推出的“日行一善”平台上,“爱笑的兔子”已签到255天,每日行善并记录,为“善行厦 门”添砖加瓦。记者翻阅签到平台发现,从去年10月10日签到平台启动至今,不少市民一直在坚持着日行一善,他们成为好友,相互点赞,相互鼓励。
姓名 邱景兴 签到数 260天
“今天在滕王阁,看到地板上有半瓶矿泉水,捡起来放垃圾桶里。”昨日,邱景兴在“日行一善”平台上记录了自己当天的善行。这一天,他在“日行一善”平台上的签到数达到260天。走到哪行善到哪,已成为邱景兴的习惯。
翻看他的行善记录,可以发现他的“日行一善”都来自生活中的小事———开车时礼让行人,随手关闭办公楼走廊的灯,为同乘电梯的陌生人按住电梯门……事情虽小,他却乐此不疲。“行一善不难,难的是坚持每天做善事。”邱景兴说。
捐款已上百万
说起行善,邱景兴总要说一说父亲。他告诉记者,儿时,村里孩子上学都要经过一座木桥。一次,大雨将木桥冲垮。父亲得知此事后,带着邱景兴几兄弟,找木头、搬木头、搭桥。
重重的木头压在小小的肩上,也将行善刻进了邱景兴的心里。创业半年,巧遇家乡修路。那时候,公司半年利润不到万元,但他还是毅然捐赠了1万元用于修路。
十年来,邱景兴大大小小的捐款已有上百万元,其中“慈善年夜饭”活动、养老院建设,奖学助学金的捐款已成为他每年捐款清单上的固定项。
大家一齐参与
每年从家庭收入里支出10万元做慈善,一开始,邱景兴的妻子并不理解。不过,在邱景兴坚持日行一善的影响下,妻子也加入了儿子学校的义工队。年幼的儿子也有善念,曾积极参与义卖报纸活动,跟着书法老师至老人院给老人们送“福”“寿”字。
公司员工也跟上了邱景兴行善的步伐。公司销售柯燕燕在“日行一善”签到平台上已签到80天。员工李晓波每天捐款1元,为山区孩子买午餐。